我校举办法学院办学三十周年暨特色法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11月4日下午,学校在北京校区中工大厦三合厅隆重举办法学院办学三十周年暨特色法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会会长张鸣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郭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新清,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中国社会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嘉,全国总工会社会联络部部长杨汉平,安徽省总工会副主席阮怀楼,我校原校长李德齐出席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法学会的有关领导、北京地区高校法学院领导、实践导师等莅临大会。学校领导刘向兵、刘玉方、刘丽红、郭孝实出席研讨会并接待了有关领导,校友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刘向兵校长代表学校党委屈增国书记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刘校长向与会领导专家、兄弟院校、社会同仁、校友师生致以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追忆过往,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1949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这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我校是全国2560所普通高等学校里劳动关系与工会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最完整的高校,这里是我国劳动经济学科的发源地,每年有6000多名各地各级工会干部在我校进修学习,并为共和国的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继往开来,这是一所欣欣向荣的高校,学校将致力于“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坚持育人为本、服务导向、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为建成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而努力奋斗。刘校长强调,学校要围绕全国总工会的主职主业,彰显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特色,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刘玉方副校长代表学校宣读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关于法学院更名的决定》。法学院负责人、校友代表、兄弟院校领导、全总有关部门领导先后致辞。法学院院长姜颖教授全面回顾了法学院办学30年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校友代表阮怀楼、孙海波在感恩母校培养的同时,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祝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新清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分党委书记林嘉教授代表兄弟院校讲话,对我校法学院办学30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我校特色法学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全国总工会社会联络部杨汉平部长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法学院任教师和在学校多年工作的经历,对法学院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认可,也对法学院今后发展表达了美好祝愿!

 

 

在研讨会现场,我校教务处处长李桃教授主持了实践导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刘玉方副校长向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副会长张恒顺等7位实践导师颁发聘任证书;刘向兵校长向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颁发了聘任证书。随后,我校研究生处处长王淑芬教授主持了特色法学教育研讨环节,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的法学院负责人作了主旨演讲。

 

 

我校法学院的前身成立于1986年,当时名称为“劳动法学系”,由新中国劳动法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关怀教授创办。1992年更名为“法学系”,2016年8月改为“法学院”。30年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一直以劳动法为专业特色,着重劳动法的教学和研究,为社会和各级工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法律专门人才。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6年11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成立劳动法学分会,并将秘书处设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

 

 

为纪念法学院成立30周年,研讨中国劳动法治的发展历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11月4日、5日分别举行“劳动合同法修改与中国劳动法治发展”高端论坛。来自全国劳动法学界的8名知名专家在该论坛上就劳动合同法的修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