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光法学沙龙(十六)新闻稿 20221014.docx

法学院举办增光法学沙龙(十六)——《浅析恢复性司法》

论文分享与交流会

2022年10月13日,法学院举办增光法学沙龙(十六)——《浅析恢复性司法》论文分享与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通过钉钉会议形式在线举行。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执行院长肖竹教授、教学副院长张冬梅副教授以及法学院近30名教师参加交流,此次沙龙活动由法学院科研副院长李文教授主持,法学院教师刘柳博士主讲。

在开场阶段,法学院执行院长肖竹教授首先对刘柳老师和老师们对“增光法学沙龙”活动的认真准备和热情参与表示感谢。肖竹教授提出论文的写作应充分考虑论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强调教师应进行学术研究规划工作,聚焦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从而在论文发表和课题研究上取得长足的收获和发展。


刘柳博士在论文分享环节,以案例为导入介绍了写作由来,然后详细阐释了恢复性司法的内涵及模式架构,对恢复性司法的域外发展进行了评析,随后分析了恢复性司法的效果价值,并着重强调了恢复性司制度对于修复被害人受伤心理、预防再犯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在与谈环节,与谈人李强博士建议文章对恢复性司法与刑法处罚之间应该如何平衡作出一定的回应,同时建议文章对恢复性司法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展开论述。

与谈人郭辉博士提出论文需要加强问题意识,需要增加经典文献回顾的相关内容然后聚焦于恢复性司法某一难点问题深入研究。

在讨论交流环节,

张丽云副教授建议进一步明确文章研究目的深入研究恢复性司法与司法裁判之间的关联。高战胜副教授提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引入和适用应当以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基础。

最后,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对本次增光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沈建峰教授提出学术研究存在代际差别,学术研究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目前的学术研究对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增光法学沙龙是法学院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以科研项目申报讲座、学术论文交流、教学改革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为我院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平台,对推进我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