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法学院劳动法前沿论坛在校本部阶二教室举行,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我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尚元教授就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之完善为我院师生作了精彩报告。论坛由我院张冬梅副教授主持,我院教师张丽云副教授、向春华博士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师生约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郑尚元教授就工伤保险的基本理论、工伤认定的实体正义与程序保障,劳动能力鉴定的主要法律问题、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基本理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伤预防的发展和有待完善之处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报告重点就工伤的基本构成——业务起因性和业务遂行性理论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突发疾病死亡工伤类型存在的缺陷与“过劳死”的立法完善、其他视同工伤类型存在的问题以及立法改革路径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郑教授建议明确以“填补损害”与“收入替代”作为我国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主要目的,并依此深入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主要待遇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思路,引起参与论坛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共鸣。
在与谈环节,张丽云副教授就我国工伤保险中工伤认定的程序性控制、工伤保险待遇的统一化与差异化的合理性、工伤认定的监督等问题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向春华博士对我国工伤保险宏观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进行了剖析。与会老师和同学们还与嘉宾就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工伤保险的一般条款、工伤预防的域外经验和我国的发展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张冬梅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总结,指出郑尚元教授不仅提供了工伤保险研究的前沿性、前瞻性思维和成果,而且对同学们未来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选题将有非常好的启发性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更积极、深入的思考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问题,为制度的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