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于北京校区阶梯一教室举办了劳动法前沿论坛(七)——“新经济形势下的劳动安全:来自澳大利亚的创新”。本次论坛邀请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夏荣(Sean Cooney)教授主讲,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法学院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姜颖教授主持,法学院李静老师担任翻译。中国社会法研究会劳动法研究分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法学院李坤刚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一峰副教授作为嘉宾出席论坛,法学院、安全工程系等校内师生,以及其他高校学者及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讲座中,夏荣教授介绍了澳大利亚《工作安全法》(Work Safety Law)经历的旧工厂法(Factory Act)、罗宾斯模式(Robens Model)以及被断裂的工作场所(The Fissured Workplace)这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每一阶段中《工作安全法》的立法及实施的特点。在这三个阶段中,夏荣教授重点介绍了第三阶段,即“被断裂的工作场所”(例如外包、劳务派遣、承揽或雇佣关系、数字平台、特许经销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工作场所劳动安全和健康的责任承担问题产生的重大影响。对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11年通过并实施了《工作健康和安全法》(The Work Health and Safety Act 2011),该法明确规定了受该法保护的“工人”(Worker)的范围、工作场所的认定标准、事故出现后相应的责任承担主体,以及工会与政府的角色与作用等问题,从而为全球新业态用工形式中劳动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方案和经验。
在问答环节,在场嘉宾、教师与学生同夏荣教授就澳大利亚被断裂工作场所中的工伤责任主体与赔偿责任、澳大利亚平台经济用工的法律调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对劳动司法的影响、以及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险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讲座气氛热烈、研讨问题广泛而深入。
最后,姜颖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她对夏荣教授与嘉宾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形式同夏荣教授进行更深的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的举办拓展了学院师生的国际研究视野,也通过与夏荣教授的交流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
附:夏荣(Sean Cooney)教授简介
夏荣教授是国际劳动法暨澳大利亚劳动法的知名专家,他担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教授,精通英、法、德、汉等语言,曾任国际劳工组织劳动法与改革小组法律专家,向中国、印度、缅甸、越南、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政府提供咨询。他曾在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主要法律期刊上发表文章,并一直为国际劳工组织提供咨询工作。他多年研究中国劳动法,合著有《中国的法律与公平工作》(Law and Fair Work in China)一书,合编有《东亚的法律与劳动力市场规制》(Law and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 in East Asia)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