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比较社会法的使命与挑战”高端论坛暨研究生论坛

    2019年9月28日,“比较社会法的使命与挑战高端论坛”暨研究生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法学院学科带头人姜颖教授,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法学院副院长李文沛教授及法学院教师丁皖婧博士应邀出席了会议。

    本次论坛由“比较社会法理论研究”、“比较社会保障法研究”、“外国劳动法的新发展”、“比较劳动法研究”及“比较社会法研究生论坛”五个环节组成。
    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在“比较社会法理论研究”环节,做了题为“社会法,第三法域与现代社会法”报告。该报告以社会法的概念为研究起点,以基尔克等人的理论和观点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社会法的历史发展,并提出了作为第三法域的社会法之发展困境。他认为为了避免困境,中国社会法的概念发展应当告别第三法域的观念。据悉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已于2019年8月以组稿形式刊载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ISSCI收录)2019年第四期,在社会法学界引发各方关注。


    姜颖教授主持了“外国劳动法的新发展”单元的研讨并对该环节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她高度评价了青年学者们在外国劳动法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肯定了青年学者们为国内比较社会法研究做出的贡献,她提出在比较法研究中应更注意体系比较和功能比较,注意外国制度发挥作用的制度框架和社会背景。另外,她认为在经济社会技术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劳动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运用多种手段方式调整劳动关系和用工关系。

    法学院教师丁皖婧博士在“比较劳动法研究”环节,做了题为“美国劳动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兼论对我国的启示”报告。以美国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为主线,梳理了美国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冲击和挑战,以及对我国未来裁审关系改革的启示。

    在与谈环节,法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文沛教授针对报告人的发言,分别从我国比较劳动法的研究现状、遇到的挑战及未来应当思考的问题三个维度做了精彩的点评。


    在“比较社会法研究生论坛”中,我院优秀毕业生2015级毕业生徐佳同学(现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法学硕士研究生)、陈子旻同学(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分别做了发言和报告。在此次研究生论坛论文评奖中,我院毕业生2015级徐佳同学、2013级李帛霖同学(现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法学硕士研究生)和2015级陈子旻同学分获此次论坛研究生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与会专家与论文评审专家对我院毕业生的论文以及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论坛结束当晚,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又应邀在华东政法大学进行了“集体合同的私法结构”学术讲座。沈建峰教授认为集体合同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自治机制,集体合同订立、消灭、对工会和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联合会具有债权效力等都属于私法现象;集体合同的规范效力需要特别论证;在当下,私法角度的论证更具有合理性。在互动环节,沈教授与从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留学归来的学者们就这一问题又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