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姜颖教授、沈建峰教授、李静博士参加中国社会法发展七十年高端论坛

    2019年11月2日至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社会法发展七十年高端论坛”在山西财经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沈沛龙、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嘉教授等出席并先后致辞,我院党委常委、教务处长姜颖教授,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法学院李静博士受邀参加会议并做报告。

    姜颖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我国劳动法的发展与挑战》的大会主题报告。她总结了我国劳动法发展的特点,认为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我国劳动法所起到的历史推动作用。我国劳动法所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是保护劳动者以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当下应对劳动关系做出类型化处理。在报告中,姜颖教授着重剖析了我国劳动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并对劳动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沈建峰教授在“劳动法”分论坛中以“分离、捆绑抑或第三条道路”为题做报告,对当前社会法学界讨论激烈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提出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是解决工业时代社会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二者分别采取私法和公法两种不同技术方法,在结构上二者通过劳动关系相关勾连。因为社会保险的社会和平功能、福利国家思想等原因出现了社会保险对劳动关系的功能替代趋势。在新业态等背景下,社会保险原则上仍应以劳动关系为前提,但基于特定理由可以出现二者分离的规则。在本分论坛的第二部分,沈建峰教授作为与谈人就劳动法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观点。

    李静博士在“社会法基本理论”分论坛中以“残障人就业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施”为题做报告,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契机,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实现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其中特别指出,残障人就业的“充分、体面、同工同酬”三个目标在我国的具体实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残障人就业政策,从社会法体系下寻求解决残障人就业中面临问题的基础理论依据。李静博士向会议提交题为《社会法视野下的残障人保障体系》的论文,荣获二等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社会法学界组织了一系列回顾、梳理、反思和展望社会法发展的学术活动,我院教师受邀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与学界同仁共同推动社会法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