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成功举办增光法学沙龙(三) ——“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

    2020年12月18日下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举办增光法学沙龙(三)——“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此次研讨会由学校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法学学科带头人姜颖教授、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科研副院长肖竹教授和教学副院长李文涛副教授主讲,四位主讲人就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撰写方法与法学院全体教师展开专题研讨。研讨会由肖竹教授主持,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劳动法教研室、公法教研室等20位教师参加。


    首先,姜颖教授分别从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人和评审专家两个角度解读了课题申报与课题评审工作。作为课题申请人,她认为在撰写申报书应当站在评审专家的角度去思考。作为评审专家,她提示各位老师在撰写申报书时应当选择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突出研究亮点。她还建议大家多通过图表的方式来体现研究思路。


    随后,沈建峰教授从课题申报的准备、选题、定题、论证和修改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申报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的感悟。他认为,课题的选题应当集中在自己长期研究的领域,围绕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谈到课题论证时,他建议各位老师在撰写论证内容时,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将理论研究最终回归到解决现实问题。他特别强调,课题申报就像是一场特殊的赶考,课题申报书一定要经过反复修改形成精品再予以提交。


    紧接着,李文涛副教授分享了他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功经验。他结合自己的申报体会指出,老师们应当从日常教学中发现科研选题,尽可能采用多语种文献来充实课题申报书。他建议老师们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创新之处,提升申报的竞争力。 
    接下来,肖竹教授围绕自己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文本,微观解读了申报书的撰写技巧与经验。她强调,课题申报书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详实,切忌泛泛而谈。她建议各位老师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当注重对学术史和学术观点的梳理,研究内容要论证严密并能够反映出核心观点。

 


    研讨会后,姜颖教授还就法学院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她勉励各位老师能够从教学中提炼科研,形成课题申报团队,提升法学院的整体科研能力。
    最后,沈建峰院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对各位报告人的无私分享表达了感谢。同时,他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继续潜心科学研究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与法学院的科研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