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9日,法学院举办增光法学沙龙(十五)——司法部课题申报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作为法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专业虚拟教研室活动,通过钉钉会议形式在线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教授、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执行院长肖竹教授、教学副院长张冬梅副教授以及法学院近20名教师参加交流,此次沙龙活动由法学院科研副院长李文涛副教授主持。
在沙龙开场环节,李文涛副教授介绍了本次活动主旨以及与会嘉宾,他对娄宇教授的到来以及大家的积极参与表示欢迎和感谢。
在课题申报分享环节,法学院正在申报司法部课题的李庚强博士、陈成博士、郭辉博士先后对其拟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拟申报项目的研究现状、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以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
在交流环节,娄宇教授介绍了自己申请司法部课题的经历以及对课题申报一般规律的思考,结合申报书撰写的各部分内容,重点指出课题的名称应当突出法学的特色且最好符合一般课题名称申报的形式要求;应当针对现实问题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针对申报书中提出的研究难点,最好附上解决方案;思维导图应当仔细构思;在参考文献使用方面,应注意引用文献的时效性。随后,娄宇教授针对四位教师的申报书逐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建议。
在该环节中,沈建峰教授提出,课题申报的主题选择应深入到规范问题而不应流于社会现象。整个申请书均应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当前制度和理论的发展变化,确保课题申报书的各部分都能服务于课题问题的论证。就本次申报而言,他建议各位申报人一定要结合交流的情况,抓紧最后时间,对申报书进行系统完善。
肖竹教授在讨论和总结环节提出,各位课题申报教师应当将课题申报选题所涉及的具体问题与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及前期研究紧密结合,申报书撰写切忌流于表面,要基于学理发展和实践需要构建研究逻辑。她同时要求各位教师从法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总体需求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社会担当出发,重视课题申报,提高申报书质量。
增光法学沙龙是法学院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养成的平台,以科研课题申报辅导、学术论文分享、教学研究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目前,增光法学沙龙已举办了15期,为推进我院特色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