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上午九点,法学院驻涿州校区全体教师在报告厅以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开展情景融入式刑法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法学院执行院长肖竹教授线上指导,对本次教学活动形式、意义予以肯定,副院长李文涛教授、党日红教授、王守俊副教授、李庚强老师、丁皖婧老师及2021级全体同学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前,肖竹教授首先向在涿州驻守的几位老师对此次活动的热情组织和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同学们的积极准备和参加表示肯定与鼓励。肖竹教授强调,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是法学院人才培养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此次刑法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也是学院“促学风建设”工作的内容和体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形成良好的教学创新改革经验,并在不断总结与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并以学院、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举办为契机,激发起学院全体教师投身教学创新活动与改革的热情,从而结出更丰硕的教学创新成果。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学生自行分成诈骗罪、两种类型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抢夺罪、盗窃罪、侵占罪、两种转化型抢劫罪九种形态研讨组,积极准备,服装、道具、化妆都很到位,角色演绎生动形象,完美再现了这些侵犯财产犯罪的现场情景,参与者印象深刻。
这种情景融入的教学模式与以往的课堂讲授式、模拟法庭式等教学方式不同,呈现出自主性参与、师生频繁互动、参与人员众多等特点。首先,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犯罪的审判案例,以音频、视频、道具等配合、再现九种侵犯财产犯罪现场情景,这种方式比课堂讲授更为直观具体,身临其境;其次,同学们能把几种侵犯财产罪行为方式再现出来,足以说明对上述犯罪正确理解及灵活运用,情景融入的过程就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再次,传统的刑法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情景融入方式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新尝试。
针对几组同学在罪名情景融入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几位老师及时纠正:党日红老师、王守俊老师从刑事犯罪认定角度提供指导,李文涛老师、丁皖婧老师、李庚强老师从案件管辖、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界限等方面进行指导,实体与程序,刑法与民法无缝衔接,同学们表示收获很大,并建议在民法等教学环节中也进行尝试。
探索法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当代法学教育的永恒话题,为了实现培养合格的法律人目标,法学院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