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由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主办的“第二届劳动法律实务观察论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宋娟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傅德印教授出席会议并与与会领导专家进行了交流。来自中国劳动学会、人社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全国律协、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相关区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法院以及企业的代表共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法学院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李娜博士应邀与会。
会议分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处理”和“劳动争议调-裁-审衔接”两个单元。沈建峰教授以“终局裁决的逻辑与规则”为题做主题发言。他从终局裁决制度的立法史、立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劳动争议调解调解仲裁法》第47条的解释及救济权益保障是否充分等四个方面以终局裁决为例分析了裁审衔接的理论基础和规范解释方法,解释了2022年2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以下简称意见一)制度选择的逻辑。
李娜博士围绕“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与规范化,实现裁审程序有效衔接”做主题发言。她对《意见(一)》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认为《意见(一)》完善和明确了调-裁-审程序衔接、实现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程序中相关裁判规则的统一、有效加强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实体化与规范化。但面对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诸多困境,应深入思考未来劳动争议仲裁乃至整个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发展方向。
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争议裁审程序的衔接问题是目前劳动法领域和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我校教师长期关注上述问题研究,通过积极参会、发表科研成果、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