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25年3月24日晚成功举办“中劳公管学者高端讲坛2025年春第一讲”。本次讲坛特别邀请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蕾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她围绕课题项目申报的申报之“道”与填写之“术”展开深入剖析。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杏果教授主持。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刘蕾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科研经验,全面阐述了社科项目申报要点及科研相关内容。刘蕾教授指出,在当前竞争白热化的学术环境下,社科项目申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选题难度日益增大,立项率持续走低,如何在众多申报者中崭露头角,成为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刘蕾教授首先深入分析了社科项目申报难度攀升的根源。学术领域竞争激烈,使得选题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社科基金作为社科领域的重要项目,其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立项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随后,她详细讲解了社科申报的内容,包括项目构成与申报规则,特别强调2024年起申报规则变化带来的挑战。谈及优质社科项目申报书的标准,她提到本子需兼具审美艺术性与论证科学性,创新点要突出,遵循“第一眼原则”——即第一眼很规范,第一眼很重要,第一眼有创新,第一眼很清晰。选题要有问题意识,题目设计要精巧。在论证方面,从破题、学术史梳理到价值阐述、研究内容、框架思路等环节,都给出了细致的指导。告诉大家好的选题应该把握四性,即前瞻性:紧跟时代前沿,战略性:把握国家战略方针,全局性:关注国家重大关切,创新性: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
此外,刘蕾教授讲述了自己在清华访学期间两次中标的经历,强调社科结项需达到承诺要求,高质量成果是关键,要注重细节,认真对待社科项目的申报。
讲座尾声,刘蕾教授针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在社科项目结项方面,她提醒大家,结项难度不容小觑,必须确保研究成果达到甚至超越立项承诺的标准,其中高质量的书稿或研究报告是评审的核心依据。谈及学生团队协作,刘教授表示,她与学生团队在科研过程中相互成就,通过定期组织组会、开展午餐会交流等形式,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在项目申报书写作上多由自己完成,学生主要负责文献研读汇报。同时,AI在一些方面都能发挥作用,但刘教授同时提醒大家使用时需要谨慎。刘蕾教授鼓励师生们积极投身社科项目申报,勇于在科研道路上探索。她表示,科研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不断实践与总结经验,同时要善于借助各种资源,紧跟学术前沿。
本次讲座,刘蕾教授不仅解决了师生项目申报与研究的困惑,还激发了科研热情与创新精神,为学院学术氛围注入活力,提升师生科研信心与实操能力,助力学院科研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