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2007级公共管理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王杨君。非常荣幸回到母校,心情激动又感慨。一路走来,母校始终是我前行路上的灯塔。首先,我想以“追光者”的身份分享些许感悟。
第一束光,是知识殿堂的智慧之光。中劳的课堂是我的“基层治理启蒙课”。《行政管理学》让我明白惠民政策的落实、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理念和方法;《社会学》教会我洞察社会现象本质,理解不同群体的需要和诉求。这些专业知识,对我处理现实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每每参与继续教育、再培训,学到管理学知识时,仍会有管理学专业学生的自豪感和小确幸。
第二束光,是师长学友的温暖之光。在中劳,我遇见了一群萤火般温暖的人。导师“治学问先修人心”的教诲,教会我“基层工作的本质是与人心对话”。参与奥运志愿服务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团委老师带领我们齐心协力展现中劳学子形象,也在我心中埋下了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种子。
第三束光,是精神图腾的信仰之光。校训是什么,是刻在记忆里的 “刚健创新,和而不同”,更是基层工作路上躬身为民的知行答卷。这份答案,藏在我扎根的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在精细化治理的今天,铁营街道扛起发展的重任,既需“铁”功夫,又需匠人心。亦是“刚健”锻造担当、“创新”打磨智慧、“和而不同”熔铸让每个生命被看见的温度。
有的同学可能说,我要考研、去机关、企业或创业,和你说的基层不一样。我想说,基层绝不局限于街道社区,它更是职场新人扎实奋斗的第一岗,是职业生涯内心坚定、脚踏实地迈出的第一步。
“脚沾泥土,心有星光”,这八个字是基层工作的奋斗指引,更是我想与大家共勉的人生箴言。在此,送给大家三点寄语。
第一,愿你们以专业为炬,做匠人匠心的传承者。母校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工会、公管、法律等专业知识,更是中劳人以及劳模精神中的匠人匠心。母校全方位的系统培育,锻造出我们扎实的专业功底,成为大家面对未知挑战时昂首阔步的底气。希望你们将这份专业自信化作追求卓越的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拥抱变化,让专业知识激荡出新浪花。
第二,愿你们以热忱为帆,做直面风雨的实干者。增光路45号的晨光和夜晚的灯火曾见证我们的执着。然而,人生的征途从不止于校园,未来你们可能遇到事业发展的挑战和瓶颈,甚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但请记住,当你们在深夜为理想伏案,在跌倒后重整行囊,在质疑声中步履不停,那每一步沾着泥土的跋涉,终将托起“心中有光”的高度,坚持走起来、走下去,必能越走越顺、越远。
第三,愿你们以信仰为锚,做初心如磐的追光者。即将告别“象牙塔”步入“社会大学”,希望大家牢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怀揣敬畏之心,以实际行动传承百年工运精神,以劳筑梦,把每一步追光的足迹,踏成践行使命的坚实步履,让专业和理想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
最后,我想对母校说:今天我带着“追光”的故事回来了,而您的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把“中劳故事”写进更广阔的土地。也愿在座的你们在时代的答卷上,继续书写属于中劳人的担当!
感谢母校,谢谢大家!
校友简介
王杨君,我校2007 级行政管理专业校友,现任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在校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等职务,参与奥运志愿服务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获得市优秀学生干部 、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