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讲座】马庆钰教授谈“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质与意义”

时间:2021-12-23   来源:

12月17日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于腾讯会议召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质与意义”主题讲座。主讲人马庆钰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由杨思斌副院长主持,我院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

首先,马教授为同学们详细梳理了社会治理共同体认识的形成过程。从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到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尽责、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马教授通过生动的例子阐释了共同体多种多样的“类聚化组织化形态”,并概括了治理共同体的主要特征:有构成连接关系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利益关联性、是约定关系的生活空间、成员有资源配置参与权、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追求。并且特别强调:社会治理共同体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接着,马教授深刻剖析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质——唯物史观。通过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启示,论证了“国家权力(power)”与 “社会权利(rights)”围绕资源配置存在着永恒的博弈关系,良性博弈促进社会发展,不良博弈带来社会倒退。马教授强调:国家权力理念形态和制度体系需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基础的变化。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公共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公共权力向社会权力让渡,从垄断走向参与,从一元走向多元,这其中的变化蕴含着国家与社会的进步性调整。

最后,马教授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进步性意蕴: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执政党对公共治理理念及实践的认同;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社会基础的新适应;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顶层设计相对于社会转型的新调整;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政府相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回应。马教授强调: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蕴的一系列变革之中,从服务、管理到参与的过程是“拾级而上”的,而只有让人民在新矛盾变化的转型期参与到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领域中来,才真正发挥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思考,并针对讲座内容结合自身对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的疑惑踊跃提问,马庆钰教授耐心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参会的师生表示此次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