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迎75周年校庆—中劳公管学者高端讲坛第三讲 “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机制研究”

时间:2024-11-01   来源:


2024年10月25日晚,“迎校庆”系列活动——中劳公管学者高端讲坛2024年秋第三讲顺利召开。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二级调研员柯哲力讲授,讲座题目为“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机制研究”。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吸引了校内外百余名师生参与。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组织与公益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杏果教授主持,社会组织与公益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志伟博士担任讲座与谈人。

讲座伊始,柯哲力调研员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在当前国家发展大局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他详细阐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转变、政府主管部门的变迁以及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随后,柯哲力调研员深入分析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和作用。他指出,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桥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近年来国家及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中,北京市通过构建动员机制、信息畅通机制、会商协调机制、信任背书机制、激励机制、廉洁监督机制和项目退出机制等七大机制,保障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柯哲力调研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阐述了这些机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同时,他也指出了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如参与方式层次偏低、农村内生动力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柯调研员提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他指出,未来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员机制,完善协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内生动力,推动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副院长李杏果教授、社会组织与公益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志伟博士对讲座进行总结,并对柯哲力调研员对学生的培养表示衷心感谢。讲座最后,学生就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提问,柯哲力调研员一一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这些独到见解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此次讲座增进了同学们对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的认知,为同学们深入学习社会组织管理理论、开展社会组织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