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晚,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MPA研究生春季学期第二次读书分享会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由杨洪晓老师主持,吸引了众多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及公共治理领域的研究生参与。本次读书会聚焦于《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通过对书中理论的深入探讨,加深了同学们对制度经济学的理解以及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关键作用的认识,为同学们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杨老师首先对本次读书会的主题和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在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地位,以及理解书中内容对于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并简要介绍了读书会的流程和规则。
一、小组分享汇报:
一组同学袁猛,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地从制度存在的原因及意义、制度与组织的关系、制度变迁和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书中的主要观点。并阐述了制度变迁理论对于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二组同学付荣叶从本书的研究框架、研究意义与价值出发,提出了对书中“制度是决定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等核心论点的看法,探讨了政策制定中制度创新和优化的重要性。
二、互动交流:
闫振宇同学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积极分享自己对书中观点的理解、感悟以及不同意见,从不同角度对制度与经济绩效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对书中某些理论观点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不仅加深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拓展了研究思路。
王丹妹同学以网约车平台为现实案例分享见解。她指出,网约车平台通过制定司机准入、订单分配、服务评价等制度,有效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显著降低乘客与司机间的信任成本和交易风险,有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然而,制度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衍生出数据安全、垄断等新问题,这充分凸显了制度变迁的持续性与必要性,亟待进一步完善优化。
邵海榕同学则关注到理论本身的局限。她提到,相关著作对非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指导性不足。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制度需不断调整以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但书中更多聚焦于制度的理论设计,在指导实际应用中灵活调整制度方面,缺乏具体且实用的建议。
读书会最后,杨洪晓老师进行系统性总结。他强调,道格拉斯·诺斯创立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影响深远,不仅革新了经济学研究范式,更深刻揭示了制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其跨学科价值不容小觑。此次读书会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碰撞,为进一步深化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