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中劳公管高端讲坛”第五场,以线上形式在腾讯会议召开。讲座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杨思斌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闽钢进行了题为“公共管理的中国经验和智慧”主题讲座,将学科反思与时代命题相结合,选取五个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回归中国公共管理的问题和议题。
讲座开始,林闽钢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我国公共管理制度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出 “学科反思和时代命题”这一主题。林教授从中国公共管理的“西天取经”讲起,按时间轴逐步推移到公共管理研究的“本土化”,并指出目前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的核心,即如何对历史上中国公共管理的经验进行提炼。
在历史和现实案例分析中,林教授选取了“以工代赈”、“虎狼秦军”、“对口援建”、“政策试点”、“中央调剂金”等五个古今典型案例进行阐释,并对每一案例的优点及缺陷都做了精细的解读。林教授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的核心议题是“国家治理结构化”,关于国家治理结构化的两个重点:一是“用结构化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二是 “用渐进主义寻找政策决策和执行的平衡点”,并以我国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等家庭参保形式为例,阐述了如何将公共管理的议题放进当今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考量。
讲座最后,参会同学与林教授进行积极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贫困、医疗保障等多领域问题,林教授都一一进行解答。关于未来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林教授对下一代也给予厚望,他说,“如果我们这一代没完成的,希望下一代能够完成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建构,寻找中国管理大树生长的养料。”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杨思斌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并对林教授在讲座上的精彩发言、慷慨解答表示深深地感谢。
此次讲座是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不仅生动还极有深度,从五个案例展开到最终回归国家治理的结构化,很多观点都具有前沿性,到场师生都广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