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2025年寒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月-3月
三、参与人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岗位实习实践
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二)乡情民情考察
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三)服务家乡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四)自主选题
聚焦学校劳动特色,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工会+”“劳动+”主题实习实践。通过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强化学生劳动实践体验,掌握劳动技能,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责任意识。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报名
1.活动内容中前三项为“三下乡·返家乡”系列实践活动,请报名参与的同学自主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此专题需要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2.活动内容中第四项为自主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在假期时间中自主选题、定向实践、自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社会、服务社会。
(二)提交材料
1.材料要求
(1)实践报告1份,字数不少于2000字,需加封面(附件1),文档命名“学院+专业+姓名+报告”;
(2)社会实践实践地接收证明(附件2),证明命名“姓名+接收证明”。
以上材料放入同一zip文件夹,命名“学院+姓名+实践材料”。
2.提交时间及方式
开学后两周内交至各学院联络人处,由学院联络人统一完成收集,同时整理所有实践人员信息表格,打包为zip文件夹,命名“学院+实践材料”,发送至校团委科创学术部邮箱。
(三)审核认证
各学院团总支联络人于2024年3月10日18:00前将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团委科创学术部邮箱culrkcxsb@163.com。由团委科创学术部对实践材料进行审核并公布完成寒假社会活动人员名单,交于各学院团总支并组织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中录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薪蒙(老师)、李涵钰(学生)
联系方式:88561083、15573929166
七、活动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方向
各学院团总支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将社会实践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各学院学生会要认真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安排地开展工作,及时宣传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标杆团队、典型经验和感人事迹,形成至少一篇微信公众号推送。
(二)结合培养实际,推动育人工作
各学院团总支要结合学院专业特点与学生成长需求,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实践活动,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实践育人工作与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融合,将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学院学生参与实践育人工作,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安全有序
各学院团总支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谨防电信诈骗等情况的发生,要参加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过程监管,做好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校团委
202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