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新闻中心

学校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结项专家评审会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日期:2023-03-03浏览:

12月8日下午,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结项专家评审会以视频连线形式召开。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倪德刚教授,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徐世鼎,全总中国工运研究所副所长逄国君,《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巧萍,铁道党校李军燕教授,全总中国工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五明等专家出席评审会。我校党委书记刘向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路刚,研究生处处长桂俊煜,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戴文宪教授,工会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潘泰萍教授等校内专家参加评审。教材编撰组全体成员,工会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刘向兵书记充分肯定了教材编撰组在基础研究、学术基础、框架结构、范畴体系、范式变革、研究方法所做出的努力,并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生教材)》的编撰,是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工会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参与编撰的各位老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强化责任心、使命感,增强对标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加强教材编撰的整体性、时代性、学术性、创新性、协同性和精准性,苦练内功、精心打磨,确保理念一致、范式统一、文风协同、逻辑贯通、质量上乘。

刘路刚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向各位专家对我校特色学科教材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也坚定了学校举全校之力、努力编写好这本教材的信心与决心。他指出,专家的评审意见对教材编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材编撰组要按照各位专家意见,从四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一是要进一步立足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实践、工会学学科建设新要求的大局;二是要进一步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工会”“工会学学科”四个特色;三是要进一步注重理论、方法和体系的创新;四是要进一步在文字表述精准、内容完善全面、体系科学规范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精品。



会上,评审专家一致认为,编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教材是学科建设中的大事,回应了新时代工会工作发展的需求,适应了学校特色学科建设以及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需要,也能有力推进工会干部培训提升质量,彰显了学校在工会学学科建设中的主动担当和责任使命,具有开创性、原创性、奠基性;第一本研究生工会学特色教材基本成型,鲜明体现了理论特色、实践特色、学术特色,标志着特色学科建设有望取得一个重要的开创性成果。围绕教材建设的高质量标准,评审专家就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材的逻辑体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表述精准、材料收集、体例规范等问题,以及各章节优化、内容增减等方面,发表了宝贵意见。教材主编赵健杰教授代表编撰组汇报了编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生教材)》的时代背景、研究对象、理论体系、逻辑关系、框架结构、理论创新以及教材的质量标准与基本评价。工会干部培训学院院长助理、编纂组负责人钟雪生对编写工作情况做了总结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生教材)》是学校2020年度确立的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下一步,编撰组团队将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认真总结、深入研究,广泛吸收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提高教材建设品质,突出学科建设要义、凸显特色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增强中国“工会学”系列教材编撰的时代性、学理性、规范性、科学性,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研究生教材)》打造为学校特色教材、精品教材,对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和工会干部培训教育,以及学校“中国工会学”学科体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工会学院 工会干部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