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19日,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学校在北京市怀柔区举办研究生培养能力提升研修班。2021年新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刘玉方副校长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他对组织单位和参训教师能够克服疫情防控的诸多困难,积极组织和参训的热情表示肯定。他指出,2013年,学校启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今年,在全总党组、书记处的关心和指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学校最终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和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研究生教育由“点”到“面”的总体办学格局形成。他希望,全体学员通过研修,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制度、要求,丰富经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水平;提升政治站位和树立大局意识,倡导形成全校上下共同研讨学科建设、未来发展、学生培养等重要事项的浓厚氛围,为下一轮次申请新的学位点做好准备。
本次培训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全员培训,从学生思想引领、师生沟通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多层面入手,面向全体参训教师开展思想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研修活动;二是根据岗位区别,针对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分别开展学术能力培养和培养教学管理的专题培训。
培训专家教授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结合研究成果和现实案例,通过条分缕析、循循善诱地讲授与分享,为全体学员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提供了丰厚的知识资源、充足的操作经验和科学的进步渠道。全员培训环节,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斌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分别以《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及师生沟通策略》《真幸福与中国教育的改造》为题作辅导报告;学术能力培养专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娟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沈文钦教授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锋亮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辅导报告;培养教学管理专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永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瞿毅臻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龙永红针对教学管理实际,分别作了题为《教学与教学管理中的规范问题》《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高级教务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思路》的辅导报告。我校研究生处处长桂俊煜,副处长赵莹、徐彦泽分别结合培训内容,就我校研究生培养体系及流程与全体参训学员进行交流。
结业式上,我校校长傅德印在总结讲话中,对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北京大学的周到安排及专家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感谢,对各位学员的认真参与表示由衷敬意。他指出,本次培训时间恰逢其时,是落实近期召开的学校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会有关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广大教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初期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明确任务的重要途径;实践意义重大,为研究生导师开拓教学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指导,为切实做好有利于研究生长远发展、人格塑造的导向型、服务性工作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培训成果显著,阐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为推进培养工作迈向更高层次打下坚实基础。他对参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担当,树立责任意识,立足学校发展新阶段,围绕特色办学需要,结合“十四五”发展目标,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生做足充分准备;二是要有方法,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自身言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引领,寓教于“研”,寓教于“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有所得、有所长;三是要有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力争成为所在领域的“能人”“牛人”,加强互动,积极探索,用更高的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培养更高层次的学生。他还就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学位点布局与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培养环节、论文管理、研究生日常管理等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问题与全体学员进行了交流分享。
会上,我校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教师徐军委和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杨洪晓分别代表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发言。他们一致表示,通过学习,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有了全方位了解,也为今后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带来启发。
学校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举办研究生培养能力提升研修班,为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迈上高质量、规范化的新台阶,助力学校内涵式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研究生处 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