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由我校研究生处、社会工作学院主办的第二届“笃行杯”MSW研究生案例大赛决赛在北京校区致远楼908举行。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傅德印,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社会工作学院院长刘丽红,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工会学院院长李珂,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能教授,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时立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MSW教育中心主任张会平,中华女子学院教务部副部长王献蜜副教授出席活动。社会工作学院2023级、2024级研究生共11支团队参赛,还有部分学院教师以及2021级、2022级本科生观赛。
傅德印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大赛的顺利举办表示肯定,并向所有参与和支持大赛的人员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大赛不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还深刻体现了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他强调,参赛选手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工作的责任与担当,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高度赞扬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并表示学校将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
刘丽红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MSW研究生案例大赛旨在提升研究生解决社会服务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均聚焦社会工作实际问题,所以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专业比赛,更是一次交流盛会。希望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共同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
大赛现场气氛热烈,参赛选手们围绕社区治理、青少年保护、老年服务、残障帮扶、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他们精心策划并实施的社会工作案例,并围绕专家提问进行答辩。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还展现了选手们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刘能、时立荣、张会平、王献蜜4位校外专家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提出宝贵建议,并一致认为,大赛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还促进了相互学习与进步。刘能教授强调社工的角色及资源链接、政策倡议的重要性,倡导包容性社会理念,推动实践创新;时立荣教授指出案例要聚焦、深入,体现中国本土化的实践特色;张会平教授肯定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案例创新及批判性反思,期待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王献蜜副教授则从案例名称到语言表述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学生关注案例背后的社会人文价值。
经过参赛团队的精彩展示和评委们的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名次及最佳指导教师奖。
本次大赛不仅展示了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在解决社会问题中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使同学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增强反思性、持续成长,也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