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号)、《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4号)等文件要求及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情况,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安全原则,制定2025年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一、接收调剂基本要求
1.调剂考生须符合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含加分,下同)须达到国家划定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分数线。调剂考生调入专业须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调入专业初试科目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2.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3.我校只招收初试外国语为英语的考生调剂,不接收非英语考生调剂申请。
4.我校不接收单考考生的调剂申请。
5.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接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调剂。
6.我校具体专业调剂计划余额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公布的调剂信息为准,考生须及时关注相关通知要求。我校接收调剂考生的专业及初试科目、成绩要求以调剂系统内公布信息为准。我校采取差额复试形式,差额比例为计划余额的130%。如在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内实际报名人数低于计划余额,按实际报名人数组织参加复试。各专业调剂名额可能会根据实际考生复试结果有所变动。
二、学制、学费、学习方式、住宿情况及就业方式、毕业和学位授予
详见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发布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三、调剂工作程序及要求
1.按照上级招考单位要求,调剂正式系统将于2025年4月8日开放,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36小时。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后续通知为准。
系统第一次正式开放时间:2025年4月8日(具体时间以上级单位通知为准)
关闭时间:2025年4月8日(开放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
注:学校仅在调剂第一批次未招满的情况下再次开放系统。如有后续批次,系统再次开放时间请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通知。
2.所有调剂工作均通过调剂系统进行。在调剂系统开通时限内,我校相关专业缺额情况将及时在系统内进行公布。意向考生应在申请调剂前仔细阅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及本调剂工作办法,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相关专业的报考(调剂)条件。
3.符合我校报考(调剂)条件的考生,须登录调剂系统填报志愿。我校将在系统中受理调剂申请,于4月8日下午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公布调剂复试考生名单,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考生对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收到复试通知后,须在学校通知规定时限内确定“接受复试”,过时未接受视为放弃此次调剂复试资格,并按复试通知要求完成复试确认、复试材料提交、复试网络预演、复试缴费、心理健康测评等事项。
4.对申请同一学院同一专业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初试成绩相同,按照初试成绩中科目一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名单。
5.因审核、遴选调剂考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考生填报调剂志愿结束后请耐心等待结果。由于考生本人修改志愿造成无法接收通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复试或拟录取资格。
6.我校将于调剂系统正式开放后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公布参与调剂复试具体流程,有意参与调剂的考生须随时关注上述网站的最新通知。
7.复试完成后,我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复试合格且拟录取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通过复试的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确认,逾期不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8.考生接受“待录取”通知后,我校将在研究生处官网公布待录取调剂考生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
9.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接受我校“待录取”通知的考生,我校不再接受考生放弃我校“待录取”资格的申请。通过调剂系统确认接受其他招生单位“待录取”通知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我校拟录取资格,我校将按照调剂复试后的加权总成绩由高到低次序顺位拟录取下一位复试合格考生。
10.调剂复试录取办法同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办法一致。
附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处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