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科研报送
科研获奖类
2021年2月20日,深圳市总工会公布“深圳市总工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活动的获奖结果,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张勇、赵明霏、王珊娜撰写的论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的格局塑造与路径探析》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框架,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系统设计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和重点任务,在此次征文活动411篇投稿中受到评审专家和深圳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议高度认可,荣获一等奖(此次活动共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20名、鼓励奖30名)。
2021年7月,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韩文琰《中国国债:奋进40年,助力新时代》获中国财政部国库司和中国财经报联合组织的“国债恢复发行40年”征文优秀奖。内容提要:考察我国国债恢复发行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无市阶段、二级市场的不断阶段和一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阶段。40年来,无论从发行规模、发行方式、交易品种,还是从制度建设、国债功能与国际化进程上看,都有很大进步,但从考察现状与国际比较中发现,我国国债改革依然在路上,面对新时代的新经济应有新的使命担当:第一,要树立辩证思维推动国债市场国际化;第二,要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国债结构;第三,要坚持开创精神完善国债衍生工具市场。
科研成果类
2021年4月,经济管理学院张勇、赵明霏两位老师撰写的论文《产业升级与劳动者素质的匹配逻辑与协同路径》在核心期刊《理论月刊》第4期发表。论文立足新时代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提出了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是解决劳动与岗位的匹配问题,并通过人力资本培育与产业升级静动结合的匹配逻辑分析,提出了“围绕产业升级与劳动者素质提升的双向需求,依照劳动力状况布局和发展产业,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和调配人才,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同步构建起部门、区域和劳资紧密配合”的协同路径。
2021年9月,经济管理学院张勇、燕晓飞两位老师撰写的论文《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在核心期刊《江苏高教》(CSSCI来源期刊)第9期发表。论文围绕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的“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提出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2021年6月,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韩文琰《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忧思》(独著),署名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内容提要:本研究在梳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政策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政策背景与制度、体制、机制缺陷;以城投债与PPP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为例,剖析我国主要地方隐性债务的形成缘由,并结合审计情况进一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主要渠道以及风险情况;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机理及其治理;依据混沌理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传导中的内在随机性、蝴蝶效应以及分形特征,研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传导机制,总结并提出我国地方政府隐形风险的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