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届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入学
九月的北京艳阳高照,生机盎然的涿州校园迎来了又一批新生,更显朝气蓬勃。在我校7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经济管理学院的新生报到现场,有一群崭新的面孔格外受到关注,他们就是我校首届36名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2017年,学校正式启动“复建劳动经济学专业,打造劳动特色学科”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复我校招收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我校也成为继中国人民大学之后,全国第二家招收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单位。
根据实际录取情况统计,本届劳动经济学专业36名新生中,男生12名,女生24名,来自全国12个省市区,一本线上率达到51.35%,接近一半的考生属第一志愿录取,生源质量开局良好。
9月3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副校长李华东、刘玉方、刘丽红,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姜颖教授和部分职能部门领导亲临新生报到现场,传达学校对新生的关怀,对我校首届劳动经济学专业本科新生给予了特别关心和耐心的工作指导。
为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重塑我校劳动经济学专业优势,顺利完成我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学科建设任务。9月4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召开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暨新生专业教育大会。
在开学典礼上,谢琦院长代表经济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向2019级新生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祝福同学们在经管学院未来的学习岁月里,追逐青春理想,书写人生华章。她指出,今年学院完成了首届劳动经济学专业和财务管理国际教育实验班的招生,迎来了这两个班的首届学生,这是我们学校和学院的两件大喜事。她对新生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要把握新的变化,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二是要理解大学,做好未来人生的设计和规划;三是要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四是要积极向上,乐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五是要明德宽容,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
党总支书记李淑玲、副院长王明哲分别从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活、大学生科研等方面为新生勾画蓝图、明确方向,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在专业教育会上,劳动经济系主任张勇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办学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等几方面为新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劳动经济系教师柯希嘉、杜宇、刘军丽分别对专业培养方向、重点课程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
近年来,经济管理学院非常重视劳动经济学专业的复建工作,明确了“行业劳动经济问题”的科研方向和特色,重点围绕学生“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能力提升”展开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力争将我校劳动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一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