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 | “劳动经济与管理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第四讲:数字经济时代正在进行时
11月1日18:30——20:30,“劳动经济与管理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第四讲:数字经济时代正在进行时,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的是现任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就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博士徐飞。会议由我院执行院长谢琦教授主持,学校党委常委、科研处处长燕晓飞教授和我院院长纪韶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我院党总支书记李淑玲副教授、教学副院长赵鑫全副教授、劳经系主任张勇、财管系主任刘东生、财管系副主任马施及杜宇、王珊娜、谭超、孙晓阳、张志奇、刘军丽、祝映兰、王李、徐军委、高雪原、邓植谊、李瑞茜、英奕楠等我院教师和学生与来自校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
徐飞主任从数学经济特征及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前方、数字技术无处不在和图析阿里巴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徐飞主任通过阿里2019财年零售额与2020年5月和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对比,向我们展示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过去70年数字技术已经从“零件”成长为“基础设施”。从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塔普斯科特《数字经济》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到现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效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充分体现出数字经济的范围之广,意义之深。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带动着美团、滴滴等一系列互联网移动公司的发展,使中国消费端数字化,正在向着供给端、制造端迁移。网络效应和数据智能驱动了市场改变,从2B到2C,从卖货转向运营消费者,今天,“消费端——供给端”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
徐飞主任指出,淘宝主播薇娅、李佳琦能够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与手段,通过直播提高了产品公信力,解决了营销渠道问题,由单向购买变成了双向互动,可以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民成为网红,让更多农民有能力自己带货、持久卖货,利用数字化技术走向成功的农业农村创业者,这一点与王小帮利用农产品电商去建设数字乡村的事例不谋而合。
然而,只靠各类经营网商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通过重要资源的供给与整合以及人力政策,把网商、服务商更好地联系到一起,三方共同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化快速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淘宝村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徐飞主任从淘宝村的覆盖范围和网店年销售额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具体数据和实际的市场调研,肯定了淘宝村作为新技术新业态的代表引领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江苏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浙江省临安区白羊村、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这三大淘宝村的成功都说明:与单纯的电商相比,形成产业集聚的淘宝村业态脱贫更广泛更持久。
徐飞主任还指出,在移动支付等领域,中国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让无数消费者狂欢的“双十一”的背后是天猫平台核心技术系统,商业巨鳄阿里巴巴应用的也正是新消费、新供给的数字商业业态系统。由此可见,数字经济正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向新纪元迈进。
在数字经济时代,对于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修养这两个问题,徐飞主任建议学生应走出舒适圈、做到不断学习、灵活就业、与时代接轨、时刻关注我国经济发展。
此次讲座,同学们对数字经济有了清晰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同学们不断创新、勇敢拼搏的热情。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