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名师讲座 |"劳动经济与管理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第五讲:就业问题与民营经济的作用

发布日期:2020-11-18

  11月15日18:30—20:30,“劳动经济与管理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第五讲——“就业问题与民营经济的作用”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易定红教授主讲。会议由我院执行院长谢琦教授主持,我院院长纪韶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我院党总支书记李淑玲副教授、教学副院长兼工商系主任赵鑫全副教授、劳经系主任张勇副教授、财管系副主任马施和王珊娜、杜宇、李瑞茜、周超、英奕楠、汪星余、张志奇、王李、邓植谊等我院教师与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易定红教授先从劳动与就业的角度阐释了就业问题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就业问题绝不是单一问题,是一个经济体综合运行的反映。就业这个问题的研究视野非常广阔,尤其需要依靠制度、政策等多维度视角来加以解决。接着在解释了民营经济的概念后,易教授从就业的角度分析民营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他认为市场的性质应该以就业情况作为判断标准。易定红教授运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经济改革历程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对过去中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方式的对比,来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主体作用。最后易教授总结民营经济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易定红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就业模式:完全计划模式、完全市场模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双轨运行模式和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就业模式,并进一步分析这四种模式的优缺点。他重点介绍了在市场竞争就业模式下的民营经济的情况,从我国的就业情况和民营经济的就业情况中判断民营经济是实现‘‘六保政策”(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保粮食能源供应)的关键。但易教授也提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存在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所以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才能得以较好解决。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于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民营经济的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了解了现在的就业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使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会师生表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