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北京非干控弦司总经理黄炜林
黄炜林,03级工商管理班,北京非干控弦司总经理,文化与艺术品拍卖行业出身,对传统文化尤其弓箭文化有深入研究。控弦司负责人之一。参与复原乡射礼,大射礼等活动,并策划箭阵等演出项目。第一,二届西塘汉服文化周传统射艺部分负责人,西塘杯传统射箭邀请赛总策划总裁判长与总负责人。
这周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对中国传统射艺颇有研究的黄炜林学长。学长给我们分享了自己从开始接触传统弓箭,了解弓箭,直到真正迷恋上弓箭及其外延厚重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科技等等完整体系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讲习,组织相关比赛,不断传播与推广传统射艺历史及其发展的经历。
射箭运动在中国的受众面较小,尤其对这一项目的历史内涵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黄炜林学长认为,如果把弓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看成一个历史及科学技术的整体,弓箭作为一件兵器和一门技艺,在人类历史中便有了独特的意义。
弓箭在过去主要是用于战争,人们在使用弓箭时常常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具有很强的杀伤性。随着冷热兵器的更迭,弓箭从武器逐渐变成一种运动器材,从此被赋予了相应的体育精神。黄炜林学长紧接着又给我们讲述了弓箭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除了狩猎和作战的需要外,中国人对弓箭是有特殊情感的,正如古人所云:“射者,仁之道也。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可见,射箭还能修炼人的品格,展现一个人的修养。
射礼,作为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传统文化急剧流失的今天,能够或多或少的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说到这里,黄炜林学长不禁感叹到:相比日本和韩国对于弓箭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我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确实弱了一些,我们也应该大力宣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引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谈及工商管理这一所学专业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时,学长说到:“我们可以通过分辨企业的管理系统是否能够健康完整的运作,进而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值得自己托付的地方。”至于谈到给学弟学妹的经验,黄炜林学长表示经验再多也只是空谈,并没有自己实践来的深刻。跌倒的次数多了也就知道该如何前进。毕竟真实的社会是残酷的,不会给每个人很多次机会去犯错误。而学校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并不像社会那么苛刻,所以大学里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而且要多进行尝试,了解自己的兴趣,尽量把生活过得好玩一点,又能不断有一些挑战。
最后,一定要利用大学闲暇的时光多锻炼身体,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