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对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有关系(院)参照执行。若相关系(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制定了本系(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及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制度与安排的,请于2017年10月27日前将安排计划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经审核通过后执行。
一、总体要求
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及其相应工作请参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关毕业论文的要求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校教字[2017]5号)的规定执行。
二、准备工作
(一)教学任务的布置
各系(院)在接到本指导意见后,由系(院)主管教学或科研的领导牵头,成立系(院)级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并报送教务处备案。系(院)级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请抓紧制定本系(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向相关专业教研室布置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任务。各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包括确定题目、指导教师、填写题目报表,并经系(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认可。
(二)动员准备
各系(院)要提前做好毕业论文的动员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动员工作,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在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专业素质及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熟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和工作参考程序,明确指导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相关教师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
(三)备题与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是完成论文的首要环节,是决定论文质量的一项关键工作。因此,各系(院)要切实抓好选题工作。
1.备题。各专业教研室应确定指导教师及所带学生参考人数,并组织教师参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中关于选题的要求,拟定参考题目。各系(院)组织专家对选题的工作量、难度及技术领域范围等进行把关。
此阶段工作请于本学期第9周前完成。
2.选题。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名单和相关参考题目。学生报名选题,各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题目进行审定,并视选题情况进行整体协调,分配安排指导教师。选题结束后,各系(院)应填写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审核表》存档,同时报教务处归档。
此阶段工作应于本学期第10周前完成。
(四)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1.参照选题的结果,每位指导教师应准确、完整、规范地做好毕业论文任务书,经教研室讨论认为可行后,及时下达给每位学生。
2. 毕业论文任务书中应合理地安排学生毕业论文总工作量和阶段工作量。指导教师应就任务书中关键问题对学生做详尽的讲解和适当的引导。
此阶段工作请于本学期第13周前完成。
三、开题
学生在接到任务书后,应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指导教师适时指导,给予建议,认真落实学生开题阶段的相关工作。
(一)资料收集与实习调研。学生收集与毕业论文有关资料,要求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资料,并写出调研阅读报告。有需要实验论证或实践论证的题目,应结合毕业实习或专业实习进行实习调研。
(二)开题报告。各系(院)应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后,要求学生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书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文献资料调研阅读报告进行批阅。
此阶段工作请于本学期第14周前完成
四、写作阶段的管理
学生进入课题的具体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后,各系(院)应加强监督指导工作,使学生按时保质完成毕业论文。
(一)过程监督。指导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论文或设计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做毕业论文期间,指导教师要关心学生,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毕业论文与考研、找工作的矛盾。对于学生记载工作周志的情况,指导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周志中签字。
(二)中期检查。各系(院)组织专家小组,督促检查学生工作进展情况。教务处组织院内外专家,随机抽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各系(院)反馈。
(三)结题指导。学生完成初稿后,指导教师应认真批阅,提出修改意见,并在结题时全面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验收学生毕业论文的全部文档资料。
(四)评阅工作。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按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评价,给出成绩。
此阶段工作请于下学期第13周前完成。
五、答辩安排
答辩是对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的综合考核,各系(院)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答辩指导。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答辩准备,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二)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教务处组织院内外专家,随机抽查毕业论文质量,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修改;对于未达到答辩要求的学生,建议暂缓答辩。各系(院)应按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中关于答辩资格审查的要求,客观认真地审核学生答辩资格,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并统计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生名单应于2018年5月19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
(三)成立答辩委员会。各系(院)应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前2周成立答辩委员会,并将名单报送教务处(答辩委员会名单于2018年5月19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审定各自(院)系毕业论文成绩。
六、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应依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标准》中关于评分标准的有关章节,严格要求、实事求是评定成绩。
七、优秀论文评选
各系(院)组织专家评出2018届本科生系(院)优秀论文,比例为专业人数的10%,并报送教务处(于2018年6月9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学校组织进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评选结果将向全校公告,对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编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优秀论文集》。
八、总结归档
为了不断改进毕业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论文管理,总结新经验,在完成每届毕业论文工作之后,应认真做好总结。
(一)及时总结。各系(院)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认真总结毕业论文工作,并将书面总结报送教务处(于2018年7月1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教务处对全院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将结果向全校公布。
(二)统一归档。答辩工作结束后,各系(院)收齐毕业论文档案材料,审核档案材料内容的完整性后,于2018年7月8日前将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手册各1份交档案室,同时将毕业论文电子版光盘交教务处教学实践科存档。
教务处
2017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