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两会”热点问题学术沙龙
3月8日下午,学校在北京校区办公楼四层会议室举办“两会”热点问题学术沙龙。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党委常委、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党委常委、法学院院长姜颖出席学术沙龙。来自工会学院、劳动关系系、经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安全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等部门的30余位专家、教师参加了沙龙。沙龙由刘向兵校长主持。
刘向兵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两会”热点问题学术沙龙紧紧围绕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十分圆满,收获颇丰:一是各位专家、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认识、说体会,对报告进行解读,让我们对报告的认识更加全面了,理解更加深刻了,从而更好把握和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二是在大家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准确地找到了学术研究与智库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三是通过对报告中有关劳动关系与工会等热点问题的深入研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坚定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信心。
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定就业、降费减税、社会治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安全生产、民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畅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和看法。姜颖教授发言指出,认真研读了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后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一个“稳”字,报告明确指出了降低企业税负、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诸多惠及民生的举措,都是为了实现稳就业、稳增长,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杨冬梅教授表示,对报告中关于加强女职工权益保护、坚决防止和反对就业歧视,以及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等内容印象深刻、触动很大。闻效仪教授认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对劳动关系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学者们应围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支持灵活就业”等展开深入研究。孟燕华教授发言指出,较往年不同,今年的报告把安全生产从过去较多强调生产安全提高到全面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的高度,这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赵祖平教授认为,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诸多减税降费、降低准入门槛、改善营商环境等举措,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的决心。赵健杰教授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朴实无华、立意高远,用数据说话,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尤其是把就业问题确定为国家战略,并提出要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对自己触动很大。乔健副教授以“加强风险管理和应对危机时期的劳动政策”为题进行发言,全面阐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6个方面的劳动政策要点,并扼要介绍了全总收集汇总的劳动政策建议情况。刘元文教授从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企业民主管理以及工会作用发挥等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任国友教授从社区安全风险防范与化解、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安全教育实施等方面,阐述了对报告中有关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王明哲副教授结合多年来的科研与实践工作体会,从工会组织应理直气壮抓班组建设、着力提高工会工作人员本领等方面,就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建议。胡晓东教授从不同人群特征出发,提出应针对性地实施人力资源培养开发,提高整体人力资本质量。戴文宪教授从10个方面梳理了智库工作与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结合点,并简要阐述了推进相关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乔东教授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展现,并详细梳理了报告中有关职工文化的重要内容。张默教授发言指出,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发展和保障民生,对自己的教学、科研、实践和学生培养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学术沙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学校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Copyright © 201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邮编 :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