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学校70周年校庆首场公益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作者: 更新时间:2019-03-21 浏览次数:

3月20日晚,我校“70周年校庆·70场公益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开讲。首场讲座由刘向兵校长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为题讲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郝芳华出席开幕式并精彩致辞。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杨普、蔡凤辉、王加全受邀参加讲座,分享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激动心情并宣讲回信精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研究院部分师生,来自内蒙古、辽宁的中小学校长代表,我校部分教师代表共100余人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洪成文教授主持。

讲座紧扣四个问题分享了我校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新时代为什么要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美并举的高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实质是什么?相较于以往劳动教育和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哪些独特特点?具体该如何实施推进?

讲座中,刘向兵校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及“五育并举”问题的相关学术争鸣,论证了新时代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美并举的高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强国富民,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必然要求;是根治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问题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并从地位、内容、形态、目标、目的5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他以纵向的劳动教育历史比较为基础,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新、对象新、手段新的基本特点,以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从爱劳动、会劳动到懂劳动的程度进阶。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上,刘向兵校长介绍了我校正在积极推进的“1+8”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开设一门劳动教育通识课,加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校园文化等8大育人渠道的有机结合,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有效实施需要建构的保障机制。

该系列公益讲座共70场,是我校为迎接建校70周年,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服务社会功能,推进学校全面发展而面向社会举办的公益性讲座。讲座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发挥我校在“劳动+”和“工会+”学科领域的优势,主要面向兄弟院校、党政机关、工会、企事业单位、部队、农村、社区、中小学校等,组织开展学术性和知识普及性讲座,以此履行关爱民生、启迪民智、服务社会的大学使命,尤其是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北京师范大学和我校渊源深厚,首场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多年来,北师大人为我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讲座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为主题,与北师大这所以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和人才培养闻名于世的顶尖学府最为契合,与师大人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尤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场下听众踊跃提问。讲座结束后,刘向兵校长和三位劳模还与大家进行了热情交流。

Copyright © 201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邮编 : 100048

官方微信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