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2026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发布日期:2025-10-14 浏览量:

一、学校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的高校。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为共和国的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

2012年起,学校开始开展服务国家特需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2025年9月,学校获批新增公共管理学、法律、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会计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形成“1个学术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全新发展格局,学校发展迈入新阶段。

二、学院简介

劳动经济学院作为全国第二家拥有劳动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突出,近年来坚持走劳动特色、工会特色的“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全面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学院下设劳动经济系、财务管理系、经济学系和统计学系,开设经济学(金融方向)、财务管理、劳动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劳动与就业统计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开设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劳动与就业管理方向)两个硕士研究生专业。

目前,劳动经济学院拥有教师38名,专任教师26名,在校生800余名。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有博士学位的29人。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工会与劳动力市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财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在社会和学术界有较高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学院拥有全国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4人。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创新,爱岗敬业,教风优良。近年来多位教师荣获了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优质本科教材、本科毕业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教师们团结勤勉、爱岗敬业,以优秀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推动了学院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劳动经济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师风学风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各专业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优势与特色。面向未来,劳动经济学院将以人才培养为主导,学科建设为主线,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向社会持续输送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专业人才而不懈奋斗!

三、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PAcc)介绍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会计专业功底扎实、会计管理实践能力突出、具有高水平会计职业素养,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区域、行业发展战略要求,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向

1.企业财务会计:本方向围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网络强国”战略,研究推进企业财务智能化发展相关问题,重点培养智能财务方面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

2.非营利组织会计:本方向围绕非营利组织和工会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工会财务制度及这些组织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培养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工会财务、工会审计、工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财务人才。

3.管理会计:本方向围绕国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业财融合和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总体要求,研究企业管理会计中的薪酬激励、绩效评价、公司治理等问题,重点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能够在企业、工会等组织从事职工薪酬激励、产业工人绩效评价的人才。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学习。

2.基本学习年限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5年,最短学习年限(为提前毕业)2年。

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均需按照学校学籍与学位授予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每学分16课时。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其中,必修课22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包括方向选修课4学分,专业限选课4学分;社会实践7学分。

四、报考须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6年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名参加我校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另有规定的除外: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除须在复试中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外,还须满足:

在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成人高考专升本阶段、自学考试本科阶段或其他本科学习阶段,修读过8门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并考试成绩合格,能够在复试资格审核阶段提交由高校教务部门或省级自考办出具的成绩单,方可获准参加复试。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我校,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且提供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同意报考的正式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

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五、联系方式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10-88562083

2、如有意向报考,欢迎登录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招生-通知公告模块查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址:https://news.culr.edu.cn/grs/zs/zsjy_tzgg/index.htm )了解详细信息。

3、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

4、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5、劳动经济学院会计硕士(MPAcc)教育中心办公室

联系人:英老师

办公时间:工作日8:30-11:30; 14:00-17:00

电话:010-88561949

邮箱:jgx@culr.edu.c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