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览

七十余年的办学历史

劳动经济学院作为全国第二家拥有劳动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学院,专业特色突出,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全面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学院具有七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全总干校开设的劳动经济研究班。2003年,学校转制升本,成立经济管理系,设工商管理专业(学校首批四个本科专业之一)。2004年,经济管理系增设经济学专业;2006年,经济管理系增设财务管理专业;2019年,经济管理系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增设劳动经济专业;2022年,学院增设统计学专业,经济学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经济管理学院正式更名为劳动经济学院。

学院下设劳动经济系、财务管理系、经济学系和统计学系,开设经济学(金融方向)、财务管理、劳动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劳动与就业统计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和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劳动与就业管理方向),并有一个实践教学教研室和一个研究中心。2022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院获得了教育部首批新文科建设项目立项。

目前,劳动经济学院拥有教师38名,专任教师26名,在校生800余名。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有博士学位的29人。专任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学历背景,已经形成了一批在社会和学术界有较高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学院拥有全国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4人。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创新,爱岗敬业,教风优良。近年来多位教师荣获了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优质本科教材、本科毕业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教师们团结勤勉、爱岗敬业,以优秀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推动了学院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劳动经济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师风学风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各专业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优势与特色。面向未来,劳动经济学院将以人才培养为主导,学科建设为主线,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向社会持续输送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专业人才而不懈奋斗!

  • 专任教师
    26
  • 在校生
    800+名
  • 教授
    7
  • 副教授
    11
  • 博士学位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