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系举办《国际工运前沿问题及亚洲工运发展动态》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8-05-25 浏览量:

  5月23日18:30,我系有幸邀请到工会国际工作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亚太处处长唐弘老师,在阶梯九教室开展讲座——《国际工运前沿问题及亚洲工运发展动态》。我系赵明霏、王熙老师出席讲座,16、17级学生积极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讲人唐弘老师在工会外事战线工作30多年,从事多年与国际劳工组织及欧洲国家工会合作的国际培训项目,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了解国际劳工组织及欧洲、亚洲国家工会工作情况。为此,唐弘老师开展的本次讲座围绕三方机制的性质及其在西方世界的存在形式、联合国2030议程制定的必要性等方面展开。

  首先唐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工会产生的基本过程。资本方拥有资本而处于强势,处于劣势的劳工方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汇聚力量、维护自身利益,与资本方抗衡,从而形成了工会组织,因此形成了劳资对立双方。

  紧接着老师介绍了三方机制。在工人运动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欧洲,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劳资关系稳定,率先出现了工会组织、雇主组织以及政府积极开展社会对话以协调劳资矛盾的三方机制。而在工会组织率高、社会福利高、倡导合作共赢的北欧地区,则形成了劳资高度自治的对话协商模式,只有在劳资双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政府才加入对话机制。

  随后老师又介绍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劳工组织自1999年倡导的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理念被列为2030议程的17个发展目标之一。“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是联合国成员国于2016年初共同签署的,是所有成员国今后十五年共同的发展目标。体面劳动是指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护、维护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基本权利,以及积极开展劳资政三方社会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

  最后,老师还介绍了亚洲地区工运形势。尽管当今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仍面临着移民工数量巨大、非正规就业严重的挑战,而移民工和非正规就业使得工会组织在吸收工人入会、维护工人权益方面十分困难。

  唐弘老师的精彩讲述让大家更清楚深入地了解工会的形成过程以及三方机制和2030议程。讲座的最后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主动提问,唐弘老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耐心而详细的解答。老师的回答深入浅出,解决了同学们的疑惑,使大家收获颇深,还激发了同学们以后持续对国际时事进行同步关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