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长江日报】北京多所高校为志愿军老战士佩挂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长江日报】北京多所高校为志愿军老战士佩挂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发表时间] 2020-10-28           [浏览次数]

10月23日,一场热烈而又庄重的纪念活动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校长傅德印给该校离休的3位志愿军老战士佩挂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并邀请3位老英雄给学校的年青学生讲抗美援朝公开课,传承红色基因。

3位志愿军老英雄,都非常愿意结合朝鲜战场上的亲历,讲述70年前那场以弱胜强的立国之战:

92岁的晓阳是武汉人,当年她作为空军某飞机修理厂的指导员,见证了中国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86岁的白松岳老人是烈士后代,舅舅是八路军,牺牲在抗日战争最后一个月。白松岳上高一时报名参加志愿军,年方16岁,他回忆了当年自己作为学生兵的成长历程,他所在的连队,曾用高射炮打下一架美国军机,立了集体三等功;

另一位80多岁的女战士李蕴,作为文工团成员到朝鲜战场上慰问演出,“出征前战士们手握钢枪,我们当场演出,说快板,鼓舞士气,战士们都挺感动。其中有一位15岁的战友,在贴宣传标语时,被敌机投下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发现,近日,北京多所高校都采用不同的形式,慰问志愿军老战士。

据北京大学介绍,北大目前共有56名离退休教职工获此殊荣。10月21日以来,受学校党委委托,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钰峰、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朱树梅分别带队走访慰问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老战士,上门为部分老同志佩挂“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转达学校党委对参战英雄们的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

今年94岁高龄的吴景华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4月赴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获授解放奖章。1964年10月起到北京大学工作直到1986年离休。接到纪念章时,吴景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回想起参战情景,当即唱起了连队的军歌,豪迈的歌声展现出铁骨铮铮的英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16岁时报名参军,1952年随部队入朝,在高炮部队当宣传员,当时部队评出100位人民功臣,18岁的黄会林是唯一的女兵。她在央视纪录片《英雄儿女》中回忆参军经历,她还在《春天的课堂》中讲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亲历,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好评。

离开战场后,黄会林1955年进入北师大中文系学习,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那么多战友牺牲了,我们后来人必须继承遗志,扛起他们留下的事业”,回国后她立下誓言: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在此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充满了使命感。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多个高校正积极邀请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老英雄开展校园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傅德印认为,这些老战士的故事,将给年轻的大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来源:《长江日报》202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