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劳模学历教育 > 学生活动

劳模学院开展劳模宣讲团系列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劳模宣讲团建设,不断提升劳模宣讲员宣讲水平和综合素质,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劳模学院近期开展了劳模宣讲团系列培训。

 

专题培训一:语言的力量

 

11月18日晚,劳模学院邀请文化传播学院李朝阳副教授在闻道楼阶二教室进行演讲技能提升的专题培训。

 

 

李朝阳老师以“语言的力量”为主题,为宣讲团成员讲解了公共演讲的技巧。从演讲的类型切入,从不同的角度对宣讲进行了定位,同时,还提纲挈领地为大家讲解了演讲时需要注意的几大原则,最后,李老师还针对“怯场”这一现象谈到了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宣讲团成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方式方法。

 

 

作为宣讲团自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场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不仅让同学们对宣讲的基本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也对如何克服“怯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学习态度积极培训结束后,李朝阳老师与劳模学生展开深入交流,针对劳模不同个体提出合理化建议。劳模学生纷纷表示,此次宣讲团培训对今后开展宣讲工作十分重要,大家将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今后的宣讲活动中,讲好劳模自己的故事,打造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宣讲团的品牌。

 

 

专题培训二:用声音传递正能量

 

12月3日下午,劳模学院邀请原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文博研究员于延俊老师在我校致远楼509教室开展劳模宣讲员专题培训。

 

 

于延俊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劳模宣讲员们分享了她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理解,深入浅出的向宣讲员们讲解了做好宣讲员需要具备的技能,阐释了宣讲的基本要素、语言运用的技巧等知识。于老师现场演绎解说革命历史片段,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赢得现场劳模学生的阵阵掌声,达到了语言“达意”、“舒适”和“美”的境界。2019级劳模班学生、劳模宣讲团宣讲员张国利做了试讲,于延俊老师从内容、形式、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辅导,同学们受益匪浅。

 

 

参加培训的劳模学生一致认为,劳模学院近期组织召开的劳模宣讲团系列培训既是学习培训,又是宣讲展示,还是经验交流。既有理论辅导,也有实践交流,更有心灵碰撞和思想启迪。大家对做好劳模宣讲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并表示今后将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宣讲中,提升宣讲技能,讲好劳模故事,树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宣讲团”的良好口碑,持续提升劳模宣讲团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