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名师观点

名师观点

荐读|《南方,南方》

生活中的劳作,是最平常的事情。

但如果你仔细去观察,用心去揣摩,

生活与劳作,本身就是一部绝美的艺术作品。

 

内容简介:

《南方,南方》,冯同庆,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年8月版。

本书为描写特区第一代打工儿女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全书约30万字。书中以鲲鹏界指代特区,以白鹇、黄腾鸟为意象,象征代特存高远、一飞冲天。小说中新老两代故事交织,既承接又对冲,将人物的成长和时代的变化勾连起来。作者巧妙绘制了一幅中国乡土社会的风貌地图,各地乡俗、风土人情贯穿全书,读之颇有大智慧在民间之感。书中各种典故、传说信手拈来,可见作者30年来对于特区打工者的观察之深入。

作者简介:

冯同庆,祖籍山西,生于上海。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为荣誉会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院研究工作,北京市社会建设专家顾问团成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从事中国社会调查和工人状况教学与研究,在近20个国家或地区做过访学或社会观察,3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次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著有长篇小说《敕勒川年华》等。

学者荐读:

《南方南方》从鹏城劳动者的视角,再现改革开放初期窗口城市的生活图景,真实真切,不粉饰不造,形象反映了由开放而带来的去制、观念乃至个体人生的诸多社会进步。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文化习俗描写格外引人注目,显示出作家的积累与表现的兴致,令我这粗知粤语的读者兴致盎然。

陈建功——(十二届全国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南方,南方》是一部以一位打工女的成长历程、她的所见所闻所思讴歌劳动讴歌工匠的宏伟史诗。

它讲述了百年家族芸众生不凡生命的精神传承史、技艺传承史,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特区发展的洪波激荡史。

它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鹏、麻雀、十姊妹、黄腾、绣眼、鹰隼……每种鸟儿,都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它讲述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劳资如昆仲、劳资如兄弟,架空特区发展史的劳资纠纷、劳动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劳资双方的探索和进步。

它讲述了“传神韵、传心智、传契合”的中国工匠精神,从“师承造化、技得心源”、“艺荒莫娶,技疏不婚”,讲到制靛工艺、制香工艺、中国瓷器,讲到

庖丁解牛、承蜩之巧、油翁注萌、轮扁斫轮的故事,讲到《雪宦绣谱》《天工开物)、中国职人精神、中国建筑艺术,深深赞美“肚饱、心安、力逮”的劳动精

神,深深呼唤“中国造”的复兴、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这是一部出自劳动社会学专家之笔,用文学方式记述大潮涌起时代打工女儿的史诗作品。对工人境遇的洞悉,对人心人情的探幽,对历史文化的体味,对文

雅语体的追求,有温度有厚度有趣味,令人赞叹,引人深思。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者这样说:

这本小说聚焦于国之南方一一经济特区的生活和劳作,叙说的是春天的故事,有春心萌动,也有雾锁春愁;有花红柳绿,也有绿肥红瘦。最早进入那里的女孩儿,自海内外四面八方而来,实为沿着祖辈的足迹,苦辣酸甜都要品尝。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进入新世纪,又育下了儿女。当然,这些女孩儿就是小说里的主角,柔如水,柔韧如藤,讲述她们的故事,揭开她们的谜底,见证青春与成长。

 

后续我们将会推出本书学者导读、读书交流会、作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