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名师观点

名师观点

观点|韩国MERS疫情及其劳动关系后果

    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席卷了韩国。当时,这是SARS以后最为严重的公共医疗危机。MERS持续了172天,38人确诊死亡,每3000个韩国人之中,就有1人因 MERS被隔离。MERS在韩国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疫情期间,韩国中央银行紧急下调利率0.2%,以刺激市场,抵消MERS的冲击。

    韩国劳动关系受到MERS的直接影响。韩国政府担心经济,没有下令企业停工。疫情下,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有限。4/5的韩国企业认为MERS极大影响了自身收益。旅游业、零售业、餐饮业受到冲击最大,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此时,韩国企业普遍加强了集权化、军事化的管理手段。员工被要求无条件服从上级的临时工作安排。原有的企业内部投诉机制变成了心理疏导部室。其职能由听取投诉,改变为说服员工服从企业指令。劳动者待遇大幅缩减,无偿加班、降低或延迟发放绩效奖金等情况普遍出现。

    企业管理体系亦开始重构,以便摆脱年功序列惯例的限制,让企业更容易解聘员工。根据韩国成钧馆大学的研究,MERS 严重影响了50岁以上员工的权益。与年轻人相比,50岁以上员工的失业机率增加了24%。清除了老员工后,韩国企业就能够以更低的工资、更苛刻的雇佣条件去招聘年轻人。

    韩国工会提出了很多意见,几乎都被企业驳回,理由是MERS大敌当前,经济考量优先。韩国政府也表示,保住工作岗位,是要优先于劳动者待遇的。劳动者普遍担忧自己的工作,不愿意向政府、企业提出反对。韩国工会试图组织公开抗议,但响应者远不及预期,效果不大。MERS期间,执政的朴槿慧政府越来越不满工会的态度,加速酝酿反工会的劳动法律改革,导致工会与朴槿慧政府决裂,工会成为朴槿慧遭弹劾下台的重要力量。经历MERS以后,韩国工会在大型企业的组织力增加,韩国劳动者感受到工人组织的重要。

    面对MERS疫情,朝鲜反映迅速。2015年6月1日,第一例疑似MERS死亡病例出现后,朝鲜立即提高边境警戒级别,并要求开城工业区的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外出和工作。除要求韩方组织口罩供应外,朝鲜还要求韩国提供热成像设备,提高人员监测效率。朝鲜没有出现MERS的报道。

 

 作者:王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博士。美国社会学会会员、美国国际问题研究会会员。研究领域为:劳动关系;集体行动;工人组织。曾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国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