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我校与中铁建工集团工会联合主办、中铁建工二公司承办的建筑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交流大会在青岛隆重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师高凤林,我校副校长吴万雄,山东省建设建材工会主席马长征,青岛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张恩刚,中铁建工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王志江,二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孙建功,大国工匠李万君、宁允展以及劳模工匠代表、专家学者和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计。
本次大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深化产改的决策部署的关键行动。大会通过搭建全国性的“互学互鉴”平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加速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转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能。
吴万雄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大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整合全国性资源,发挥劳模工匠示范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他呼吁参会各方发挥“头雁效应”、深化校企合作、落实改革倡议,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王志江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是落实产改工作的重要举措,中铁建工集团将全力担当改革“排头兵”,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创新共同体建设,服务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
马长征主席宣读《建筑行业产业工人改革行动倡议书》,呼吁建筑从业者勇担时代使命、争做产业工人改革的“排头兵”,聚焦技能提升、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深化创新协同、激活产业工人改革动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建筑行业新风尚。
主题分享环节,高凤林副主席以《班组长建设与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双引擎》为题作经验交流,深刻剖析了新时代产改工作的核心驱动力与实践路径。大国工匠李万君、宁允展结合自身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创新实践。我校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赵明霏、新时代产业工人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欧阳袖,北京市劳动模范、二公司职工王珂广分别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工匠成长等方面带来深刻洞见。
交流座谈环节,与会各方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我校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主办单位,分享了劳模工匠人才培育经验及要以产学研融合为核心路径,搭建创新工作室联盟促进技术交流,呼吁从政策层面解决产业工人队伍权益保障等问题。我校还与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市总工会就加强劳模工匠培训、工匠学院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以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会后,参会代表观摩了企业创新阵地、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近距离感受一线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的蓬勃活力。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构建了高层次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标志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迈入深化推进、协同创新的新阶段。后续我校将继续发挥共同体协同作用,在工匠学院建设、课题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与工匠人才培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多“技能报国”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