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劳模学院在北京大学举办劳模工匠创新研修班暨劳模学生移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劳模学院院长高丽萍及教师代表、2023级劳模学生参加活动。
开班仪式上,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副部长刘广送对劳模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着重介绍了北大办学历史、学科发展和校园文化,提出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与劳模学院建立长期友好合作,把劳模工匠创新研修项目办出特色、办成品牌,并代表北京大学向参训劳模学生授予劳模工匠创新训练营班旗。
劳模学院院长高丽萍对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筹备和组织此次活动表示感谢。她指出,培训班的举办恰逢习近平总书记给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六周年,希望劳模同学们能充分认识到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要把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把不断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贯彻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进一步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劳模智慧与工匠之力。二是要把握好“守”与“创”的辩证关系,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劳模同学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者与践行者,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继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关贵海,以及心理学专业博士韩菁,分别就“以人为本的领导艺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与中国的应对”“创新思维”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劳模学生带来了极具启发性的课程。
培训期间,劳模学生走进北京大学校史馆,了解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北大精神。劳模同学表示要把在北京大学的研修成果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岗位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尽快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继续贡献力量。
劳模学院与北大继续教育部、北大继续教育学院针对劳模工匠定制研修项目,旨在帮助劳模学生近距离接触最前沿学术动态和学术成果,进一步拓展新时代劳模工匠的创新思维,助力劳模工匠提高站位、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今后双方将持续开展劳模工匠研修项目的深度合作,推动劳模工匠人才培养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