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学院新闻

实践教学|感悟航天精神 赋能创新实践——学院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训练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按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训练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安排,6月6日,学院组织2024级劳模学生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进行现场教学,并围绕创新工作室建设开展工作坊研讨教学。劳模学院院长高丽萍及教师代表参加教学活动。



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厂史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航天故事,一部不断革新进取、突破极限的航天技术发展史,使劳模学生领略到中国航天人的奋斗与拼搏,感受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在高凤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学生了解到这里不仅是我国运载火箭氢氧发动机推力室、发生器等产品的焊接、装配、液压气密试验等工作的重要场所,更是劳模工匠们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创新实践的舞台。师生现场观摩了高凤林大师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成果,深入了解了创新工作室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为中国航天人的守正创新精神所叹服。



6日下午,学院组织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坊。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劳模工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感悟与思考。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探讨了劳模工匠如何开展创新实践、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通过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等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此次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训练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采取“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的方式,研思并重、知行合一,极大地激发了劳模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造热情。本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训练营将持续4-5周,劳模学院将持续丰富训练营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系统提升劳模工匠创新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