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学院新闻

全国工匠学院、劳模学院举办“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匠芯’:工匠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与实践”研讨会

10月24日,由全国工匠学院、劳模学院主办的“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匠芯’:工匠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校区致远楼举行。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原司长刘康,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原副部长姜文良出席研讨会,来自高校、工会、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了跨界交流与深入研讨。



全国工匠学院副院长、劳模学院院长高丽萍在致辞中强调了学院培育工匠人才的核心使命。她指出此次研讨会的关键在于将分散的育人经验系统化,构建可持续的工匠培养机制。希望与会专家围绕工匠成长规律与时代需求,就工匠培养的理论机制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深入研讨,精准剖析工匠人才成长的核心规律、关键瓶颈与时代需求,进而将碎片化的实践经验提炼升华为结构化的培育机制,为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学术探讨”环节由劳模学院副院长李岩主持。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原司长刘康,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原副部长姜文良,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洁,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克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副教授周潇五位嘉宾分别围绕“工匠人才培养的系统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人工智能背景下复合型工匠培养”“职业教育推动工匠培育的路径”“工匠技能形成的制度机制”五个论题展开了深度探究与前沿思辨,为工匠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学理根基。


“实践探索”环节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袖主持。金川集团职工培训中心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鹿利波,白云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程咏斌,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曹印诺,航天科技一院长征培训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郭磊,宝武人才开发院院长崔晓燕,成都市总工会资产部部长罗晨,工人日报社工会新闻部主任编辑张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工匠学院课程研发部副主任李洪坚分别聚焦“工匠技能形成的实践路径”“如何锻造高端装备领域的大国重匠”“工匠之师的培育探索”“产业升级中技术工人的挑战与破局之道”“工匠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等论题分享实践经验,碰撞思想火花,系统梳理了工匠培养的关键路径、核心挑战,为构建现代化工匠培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与多元视角。



本次研讨会是劳模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回应新质生产力对工匠人才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中人才瓶颈的破解、构建工匠培养新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可行的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