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学院新闻

我校2021级劳模学生、劳模工匠代表尹星、李远伟参加全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以 “有我” 之担当   追求 “无我” 之境界


全国劳动模范  尹星



       我叫尹星,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2021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工作单位是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我们劳模学生以支部为单位进行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我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于心,外化于行,在六中全会精神“感悟”中收获,在社会实践“淬炼”中升华,坚定着以“有我”之担当、追求“无我”之境界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坚持知史奋进,确立坚毅笃行的理想。1994年我从技校毕业后,进入山东钢铁当了一名机车检修工。2015年,我成为青岛轨道交通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历经了青岛地铁从无到有、从1条线到6条线,地铁车辆从20多辆到200多辆,从依赖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技术革新的发展历程。这些轨道交通发展成就是国家创新发展的缩影,使我体会到了建成交通大国来之不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责任重大,更加坚定了我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信念。

      第二,致力改革创新,锤炼干事创业的本领。我从事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作26年来,扎根一线、大胆实践,致力轨道技术研究。地铁工程车的夜间作业安全是困扰大家的“痛点”“难点”。为此,我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发出一款适合工程车辆的行车安全防护设备,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我们的研究成果《智能检测机器人在电客车检修中的应用研究》,成功将智能化融入轨道交通列车检修作业中;研发的地铁列车电气元器件综合试验台、电客车空气弹簧辅助顶升工装等小工装和专用设备,实现了“小偏方大功效”。通过带领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大胆改进,带领更多职工在学与思中创新,在全公司营造“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良好氛围。

       第三,勇于担当作为,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六中全会强调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对此,我充满信心。20多年岗位历练,我练就了一股劲儿,一股不服输、不怕难的精神,“有我”是奋斗有我、担当有我。我将努力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阵地引领作用,准确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内涵,发挥专业技术特长,进一步攻坚克难,在科技保运营中争当先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彰显劳动模范引领作用,奋力开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新征程。

      第四,发扬奉献精神,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轨道交通建设者,就是要以“无我”为目标,忘我奉献、不计得失。我不断告诫自己,要始终把自己牢牢“钉”在车间这片最有养分、最有热情的土壤里,只要不忘初心,走在属于自己的奋斗路上,便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2018年,在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备感温暖和鼓舞。3年后我如愿以偿走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系统的专业学习、丰富的校园文化,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劳模的关心关爱。我相信唯有步履不停、执着前行、勇攀高峰,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对劳动模范的厚望。



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

以牺牲奉献诠释忠诚与担当


全国劳动模范  李远伟



      我叫李远伟,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2021级学生。现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贵州豫能分公司从事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呵护生命、守护安全”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们集中观看了全会发布会,最近几天也一直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全会精神,特别是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第一,初心使命激励奋勇前行。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初心和使命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基层的一名普通党员,我时常叩问自己是否还保持着初心。18岁那年,发生汶川地震,我看到新闻报道中那些鲜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竟无处躲藏,一夜间,家园变废墟。我在心中暗暗埋下一粒“种子”——投身应急救援事业,守护安全、呵护生命。2010年,有朋友告诉我贵州永贵能源矿山救护大队招人,待遇不高、工作很苦、风险很大,问我愿不愿去。“当然愿去!”我一口答应,从此离开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成为一名矿山救护队员。这一干就是11年。这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遭遇多大的风险,我内心从未畏惧和退缩,心中的那粒“种子”已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我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荣誉。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更加激励我坚守初心、奋勇前行。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第二,勤学苦练锤炼过硬本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青年党员要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秉持“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的理念,保持持续学习、潜心钻研的习惯,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2012年,我首次接触到了贵州省第一台进口个人防护装备——德国生产的DRAGE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在当时缺乏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我连续几个月在网上查找资料、翻译各类英文说明书,熟练掌握仪器的原理构造和故障排查及16项细节的正确校验程序,努力提升团队救援能力和效率。凭着一股子钻劲、拼劲,我获得了2011年、2013年、2015年贵州省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获得第十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团队消防第四名。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一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掌握前沿技术,练就过硬本领,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不平凡的光彩,在拼搏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实干担当彰显党员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实干才能出成绩、担当才能展现作为。11年来,我先后参与和带领救援小队成功处理矿井火灾、水灾、冒顶、煤与瓦斯突出等重大、特大事故20余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15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这些年的工作给身体留下了一些伤病,背部留下一道道疤痕。但能够挽回生命,非常值得!我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主动担当作为,激情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