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7日,我校与菏泽市总工会共同主办“为‘菏’而来·‘工’创未来 劳模工匠助企行—走进菏泽”活动。“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大国工匠高凤林,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菏泽市委副书记聂元科,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崔学民,我校副校长吴万雄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菏泽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磊主持。
启动仪式上,“人民工匠”许振超代表与会劳模工匠宣读了倡议书,他号召各行各业劳模工匠要忠诚担当,做改革攻坚的开拓先锋;要敢为人先,做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要追求卓越,做行业进步的领航标杆。劳模工匠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以原创性突破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高凤林副主席强调,“劳模工匠助企行”是全国总工会“559”重点工作部署之一,旨在通过发挥劳模和工匠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劳模工匠要当好技术攻坚的突击队,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与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合。要架起技艺传承的立交桥,通过数字技改和工作室平台构建多层次技能传承体系。要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圈,以“揭榜挂帅”聚合产学研资源,加速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制造强国建设蓄能。
吴万雄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劳模工匠助企行”在菏泽开展,既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与地方工会联合推动劳模工匠示范传承与现代化产业实践双向赋能的重要探索,更是打造区域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有效实践。劳模工匠应聚焦菏泽产业需求,发挥“雁阵效应”,推动技术成果在一线转化。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菏泽市总工会战略合作,共建劳模工匠交流平台和产学研协同体系,强化科研联合攻关,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启动活动举行了菏泽企业代表与劳模工匠合作意向书签订仪式;为11名劳模工匠颁发菏泽工会助力乡村振兴顾问聘书;开展了“劳模工匠同绘菏泽牡丹”活动。
此次活动由我校与菏泽市总工会共同收集企业需求,建立企业需求响应清单,构建供需双向互通机制,组建由我校劳模学院劳模工匠和其他领域工匠组成的40余名劳模工匠服务队,精准对接菏泽特色产业,涵盖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医学等领域,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助企服务活动。
劳模工匠深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一线,走进菏泽各地工匠学院,采取现场技术讲解、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创新课题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把技能传承、技术攻坚与产教融合,深度嵌入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进一步助力菏泽核心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扩容与优势产业升级。
此次活动既是我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在探索劳模工匠作用发挥、工匠学院体系建设的主动作为。下一步,我校将以全国工匠学院建设为依托,持续深化与地方工会、各级各类工匠学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作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