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训练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进一步聚焦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和提升,6月20日,劳模学院在劳模工匠创新创效空间组织开展“以行动学习法提升工作室效能”主题工作坊,劳模学院和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相关教师、2022级和2024级在校劳模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指导教师欧阳袖从新质生产力角度引入工作坊概念,帮助劳模学生厘清劳模工匠参与创新的机理,通过学习与理解行动学习法的基本概念、哲学原理和具体步骤,将其与工作坊开展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研讨问题并输出成果,最终达成此次工作坊目的——提升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效能。在工作坊教学过程中,劳模学生认真倾听、深入思考,积极参与相应话题的研讨并形成了主旨鲜明的汇报材料。
截至目前,本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训练营已开展一次理论指导、两次现场教学及三次专题工作坊研讨,劳模学生全程参与,展现出极大的学习动力与创新热情,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建言献策,注入新的活力。劳模学院将持续总结优化训练营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打造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劳模工匠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近年来,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总工会中心工作,劳模学院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提升劳模工匠创新创造能力,开展了劳模工匠创新训练营、创新研修班、创新思维精培课堂、创新工作室学术论坛、创新课题研究、创新课程研发、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交流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基于以上创新实践成果,劳模学院专门打造了劳模工匠创新创效空间,通过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示、创新研究研修、创新数据平台、创新项目孵化、创新课程研发五大模块,展示学院创新成果,营造劳模工匠创新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创新转化以及创新精神塑造的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