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报名通知|澳门城市大学GSI国际暑期班

为拓宽学术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助力学生探索专业兴趣、提升学业与职业竞争力,我校合作院校之一澳门城市大学GSI国际暑期班现开始接受报名。


一、项目概述

GSI国际暑期班是澳门城市大学提供的交互型学习交流平台,致力于为学习者营造常规课室之外的暑期多层级学习机会,并通过澳门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全球交流的桥梁作用,丰富学员的假期学习模式与渠道。国际暑期班链接内外资源,依托大学品牌,融合十大学院特色,承载教学培育、文化交流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传播使命,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公开招募世界各地为探索学术兴趣、未来学业提升、规划职业方向、探索专业需求的海内外高校大学生、行业从业者、及感兴趣人士等。具体项目信息可见澳城大官网:https://cityu.edu.mo/zh/%e5%9c%8b%e9%9a%9b%e6%9a%91%e6%9c%9f%e7%8f%ad/


二、项目介绍(具体课程详细资料请见附件1)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主旨

授课语言

课程目标

亮点

1

商学院-创新与创业领导力

跳出管理框架,点燃创业之火,成为数字时代有竞争力的创新者

中文

培养学员在变化商业环境中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引导学员开发创新与创业所需的关键技能与知识提升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和战略决策能力,培养领导才能培养学员领导创业项目的能力,应对现代商业挑战

实战演练跨学科的内容及实践真实案例分析小组模拟项目与业界互动

2

创新设计学院-艺科融合与创新设计

新生态:塑造未来活力生活的跨域创意融合设计

中文(辅以英文)

着重探讨VR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学习数字媒体互动设计原理及实际应用方法研究可穿戴技术与时尚艺术的创新结合方式参观珠宝品牌及文化遗产,了解设计工艺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创新;体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行业的互动结合澳门特色探索创新设计

3

创新设计学院-数字时代的城市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

新视野:当城市设计遇上AI?

中文(辅以英文)

学习数位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理解如何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创新相结合提升城市创新解决方案的规划能力

实际案例分析;跨领域结合实地考察

4

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可持续绿⾊旅游发展新⽅向

绿色足迹:低碳又友好简单的旅游业推动器

中文、英语双语

学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全面掌握行业的关键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案培养在情境中设计、评估和实施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能力


结合前沿概念,了解⾏业新动向;融合会展与酒店业协调发展的实例与创新实践;实际类型案例

5

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澳门文旅新体验

当好风景遇上新玩法:沉浸式智慧文旅体验

中文、英语双语

学习文化旅游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如何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娱乐和教育方面内容,以吸引游客


深入了解文化旅游;学习在营销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利用文化和历史的特质,更好地

吸引目标旅游市场探讨防止因旅游业增加而导致的文化和历史遗址的退化树立珍惜和可持续性地保护发展特有文化遗产的思想

6

数据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应用

未来已来:不掉队AI知识大礼包

中文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学习从大数据中挖掘隐藏的信息探讨人工智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培养相应技能并促进跨学科合作培养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思维


了解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专家讲座分享经验,启发思考强调人工智能伦理,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采用多元学习模式,了解AI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7

法学院-澳门法律实施现状(依法治澳:“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阶段)

来了澳门,觉得“一国两制”真是好!

中文

理解澳门法律体系基本架构、特点及其实施的现状;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澳门刑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司法中的实践应用掌握《澳门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熟悉《澳门商法典》的相关规定及其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


经典的对比学习,深入实际应用;了解依法治澳, “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推进以比较法为侧重,注重澳门与内地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理论结合实践,大量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8

葡语国家研究院-国际关系专题:葡语国家文化艺术与新文科

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倡议下,宽视野新活力-中葡关系新篇章

中文、英语双语

学习葡语国家以及澳门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了解中国、澳门与葡语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基本情况掌握中葡平台的相关信息与资源学习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拓宽全球视野培养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理解与沟通能力


澳城大特别课程,聚焦国际关系中的特定主题了解澳门在中葡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澳门在中葡关系及葡语国家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澳门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实地考察,探究中葡文化交流的历史

9

教育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师高级课程

“慧见”未来教师:从传统教学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角色转变

中文、英语双语

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跨学科教学的影响认识和了解教育元宇宙,学会运用元宇宙工具辅助,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基础应用及体验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前沿技术应用增强应用人工智能工具在语言教育课程中的理解及具备开发数字故事讲述材料的实务技能


介绍人工智慧在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及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利用VR/AR工具,创建元宇宙学习空间、工作坊和虚拟实验室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前沿,体验基于模拟的教学训练环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组织语言教育课程,学习设计数字故事讲述活动的教学法

10

金融学院-新能源金融

绿色生态圈:新能源、新金融,新模式新解

中文

了解新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要点介绍行为金融学理论学习新能源汽车融资的操作及金融工具和流程深入了解港澳金融市场特点、机制和投资机会解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运营模式


了解金融学理论、港澳金融市场及新能源汽车融资实践初步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状况模拟电网公司运营,学习新能源金融市场要点培养分析能力,做出恰当决策,了解行业趋势,进行沉

浸式学习

11

大健康学院-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之应用

管它开卷还是躺平,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中文

掌握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技能提升在数位时代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会使用数位工具在保持人文关怀的同时,创新服务模式


结合心理学、社会工作和数字科技,培养复合型人才"以人为本" ,围绕服务物件需求,强调数字化中的人文关怀和伦理考量理论与实践并行,通过真实项目实践,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关注前沿趋势,紧跟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的最新发展


三、申请条件

1.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2.学习成绩优良,综合素质较高;

3.学生在澳城大学习期间,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对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对方学校的管理。


四、课程日期

   2025年7月13日(周日)至2025年8月2日(周六)内任意一周;

*上课日期为上述任意一周的周一到周五。


五、课程费用

  每学员:港币7,000元整

  费用包含:学术及专业课程参访及体验学习开课仪式及结课仪式澳城大签发的结课证书欢迎晚宴统一接送机机构参访往返交通部分交通:文化参访、宿舍至校区澳城大宿舍

  费用不含个人旅行保险、个人消费等。建议同学们提前安排好个人旅行险。


六、申请截止日期

  2025年6月27日


七、项目申请流程(同学们需在澳门城市大学和校内同时报名履行相关手续)

注意:校内备案材料请在国际处官网项目通知附件2中下载。学校将与澳门城市大学核对报名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名单公示后将建群进行外事纪律教育。

  1.澳门城市大学报名流程:

  请扫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此链接申请GSI国际暑期班2025报名表。请参考右侧报名流程图。

 

    2. 校内备案流程:

  请将以下材料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国际交流合作处邮箱inter@culr.edu.cn(收到回复视作报名完成)或直接将纸质版材料送至北京校区唯实楼406。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校生参加国(境)外交流项目申请表(扫描件或纸质版);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校生参加出国(境)交流学习家长知情同意函(扫描件或纸质版);

  (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参加出国(境)交流项目外事纪律承诺书(扫描件或纸质版)。

  注:以上全部材料均需填写完整并附上个人/家长签名(亲签或手写体电子签)。


  八、咨询方式

  1.项目咨询:若有任何疑问,敬请联络澳门城市大学王真真老师垂询。

  邮箱:zzwang@cityu.edu.mo 或者 GSI@cityu.edu.mo

  电话:00853 8590 2233


  2. 校内备案手续咨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张老师 88562376



  特别说明:

  1. 学校仅通过本平台向学生进行交流信息公益性推送,学生须向境外高校/项目机构全面了解项目详情后自愿且慎重参加有关项目,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均由学生向境外高校/项目机构直接支付,学校仅做相关备案;

  2. 参加此项目的学生家庭应有能力自行支付相关费用;学生一经缴费,不可无故退出项目(不可抗力除外)。拟申请的学生需慎重对待,认真规划;

  3. 如因使馆拒签签证、境外高校入学政策发生变化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导致无法按计划正常开展赴外交流学习,所产生的经济损失由交流项目报名学生个人承担,学校仅为学生提供相关留学信息;

  4. 交流学习结束后须按时返校;

  5. 学生参与赴外项目,需提前履行校内手续,参加行前培训,并注意做好人身安全保障、及时购买保险等。



港澳台办公室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