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心相携 更新时间:2020-06-18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2020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中国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失眠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情绪,烦躁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同时引发多种疾病。心理障碍的产生也会影响并降低睡眠的质量。
怎样算失眠?如何判断自己失眠了?
其实一个人的睡眠质量是否合格,可以用三条简单标准来判定:
一、躺在床上后半小时内能入睡;
二、中途清醒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第二天精神状态良好,头脑清醒。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即每4人中至少有1人。而中国睡眠研究会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内地成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达57%,工作人群中有65%的人存在睡眠障碍。
疫情期间的睡眠
白皮书显示,全民居家战疫期间,“夜猫子”明显变多。其中,有一半的人在零点后才就寝,是平常数据的5倍。
白皮书还对人们的晚睡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0%的人有晚睡习惯,16%的人几乎天天晚睡。数据显示:61%的“夜猫子”会选择玩手机;47%的人会关注公共卫生消息,46%的人刷微博、微信关注时事和娱乐消息,46%的人用微信聊天。
另外据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人们平均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且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比平时增长了20%,在卧室活动时长超过12小时的人增长了19%;28%的人在9至12点之间起床,21%的人失去了早起动力。
然而,虽然人们睡得更多,但睡眠质量却更差了。白皮书显示,相比“宅”在家前,人们的入睡时长普遍延长了30分钟,睡眠困难现象凸显,作息更趋紊乱,平均睡眠质量下降。
如何改善睡眠
饮食:
合理的饮食,是可以调节自己失眠的情况的,能够对治疗失眠起到积极作用的食物有牛奶、水果、蔬菜、蛋类和豆类等,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尤其在晚餐之时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机体的活动节奏会变得很慢,都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我们睡前吃得很饱,胃肠还要不断消化,就会不断刺激大脑,导致我们不能正常入睡,也不要喝饮料和茶类,不然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环境要舒适:
我们休息的地方一定要舒适安静,这样子的环境人才能静下心来,所以,睡觉的时候要在良好的睡眠环境之中,没有噪音,干净,温度适宜,睡前保证通风。这样子的睡眠环境肯定让人感到身心舒适,睡眠质量肯定也会提升。
放下工作、学习以及电子产品:
如果我们在睡觉前还想着学习工作,这肯定会导致我们的大脑神经紧张。我们可以在白天解决好工作学习问题,晚上进行适当放松,不然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长期下去会导致失眠。
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能够减轻抑郁与压力,夜晚有个好睡眠能够帮助人体释放积攒一天的坏情绪,让负荷的身体及时补充能量与精力。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丰富的夜生活,年轻人的生活作息越来越不规律,对睡眠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晚上熬夜,早上起不来,起来了也不清醒,已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选择用听轻柔的音乐、看书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