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更新时间:2022-04-29
【携心识你我】你不是天生的失败者!
前言
曾经有一段视频爆火网络,一位妈妈教女儿背乘法口诀,每次背到“三五一十五”的时候,她的女儿都会出错,背了十几遍之后,女儿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哭,扭曲着小脸哭喊着:“我永远都记不住这三五,太难了。”
看到这段视频,很多网友都说:小女孩太可爱了!完全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段子,但其实啊,大家似乎都忽略了女孩提出的问题:“上午让我一直说这一句话”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但其实它暴露了一个信号,小女孩很可能已经陷入了一种“习得性无助”。
由来
这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曾经做过这样一场实验:将一个小狗放到笼子里,笼子里有两个空间,左边的地板有电击,右边没有,中间用一个可活动的挡板隔开。
一开始狗狗被放在有电击的空间里待着,它多次尝试逃跑,但因为挡板阻隔,它怎么也逃不掉,非常无助。一段时间后,塞利格曼降下来挡板,再次启动电击,这时,即使狗狗可以轻易跳过挡板逃离,它却也一动不动,让自己忍受电击的折磨。
因此,塞利格曼认为狗狗在经历反复逃离的失败后,“习得”一种无助感。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最终进入一种“任由摆布”的状态。
而视频中小女孩在出错后,爸妈都会马上指出问题,并强迫她再背一遍,就算小女孩崩溃大哭,爸妈还是坚决要求她再来,这种密集的否定和压迫,对女孩而言,就是一种“精神电击”。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刚接触一些新事物,例如物理、化学,成绩不太理想,有的爸妈往往会说一句:“为啥别人能考那么多分,你不行?” “看来不是学理科的料,以后学文科吧。”如此的后果便是,哪怕以后碰到的题很简单,你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对,最后或将因此放弃物理,甚至厌恶物理。是的,我们经历很多挫折,或许都有类似的阴影: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就认定是“自己不行”,接着放弃任何尝试,只留下深深的无助感。
方法
但其实"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是可以改善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改变归因方。不要遭受短暂的失败或是外界的否定,就质疑自己,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相信“消极的无助”可以习得,“积极的自助”同样也可以掌握。
笼子虽然可以困住狗狗,但困不住灵魂!给自己多一点信心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202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