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更新时间:2021-06-04
【携心识你我】虚假的“魔鬼”
恐怖化,也常称为“灾难化的思维”,是指我们把某些讨厌的、不如意的事情看成糟糕的、可怕的、灾难性的结果。有时,害怕的结果是非真实的。
该图式(即一种心理结构,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是“如果我是完美的,就会得到奖励”这个完美主义图式的对立面。它表明,一旦错误造成,肯定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一个人对这种结果想得越多,它就会变得越可怕。这种思维是内向型完美主义者而非外向型完美主义者的典型特征。
成因 • 例举
有些人给自己犯错误的余地非常少。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则会把自己看成彻底的失败者。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错误不仅仅是错误,还表明自己存在缺陷。
个体不希望发生糟糕的后果,于是反复思考以避免失败的发生。但考虑所有可能的糟糕后果会让一件小事看起来像一场灾难。
同时,认为事情“应该怎么样”的想法,与灾难化的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应该做一场完美的演讲,否则会导致尴尬和失败,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颜面无存;我应该谈恋爱,否则意味着我没有吸引力;我应该保持苗条的身材,肥胖会让人觉得我恶心和丑陋。
结语
在这个犯错不可避免的世界上,要始终做到完美太困难了,因为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正如王尔德所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在学习温柔对待他人之前,不妨先学会温柔对待自己。
每个人都要承认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不能要求自己什么都做到,不能要求凡事都完美。这点做到了,自然就不必担心会发生那种小概率的灾难性的后果,也就不会纠结其中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202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