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更新时间:2021-04-04
【师语携行】微笑面对你自己
我们发现进入大学之后,有很多同学会产生“周围的人都很厉害,而我什么都不会”的想法。你是否也有这种烦恼?以下是罗老师对这种自卑感的看法。
Q:请问这种自卑感是从何而来呢?
A: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得勒有一本书叫《自卑与超越》。他说自卑情结,是人类普遍的一个心理现象,或者叫心理的情节。我们出生就依靠别人,或者依靠客体,便会在心中种下一个自卑的情结。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要受到别人的照顾才能够存活下来,才能慢慢地长大。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也会面临很多我们力不能及的时刻,可以说这样的时刻催生了沮丧和自卑。
Q:那么我们要如何看待这种自卑情绪呢?
A:我觉得这个自卑,不一定是指从负面的方向去看。正是因为我们感觉到自卑和沮丧,我们才会去想尽办法追求我们想要的。追求的这个过程是自卑触动的过程,所以自卑推动了我们去追求美好,包括人类文明的进步,也离不开自卑的情结。
人对自卑感的对抗,我们叫做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来源于对自卑的补偿与超越。所以,我们要明白的是,自卑它本身并不一定是个贬义词,是我们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因此我们并不要否定自卑,而是要超越自卑,建立自信。
Q:那我们应如何正确应对自卑呢?
A: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卑的原因是什么,它的缘起是挫折,所以如果要去减少自卑,或者是超越自卑,我们就需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去成功,减少挫折和失败。当你成功的体验所占比例增高的时候,这个自卑的感受就会降低。
同时,也要正确地去看待挫折和失败,把挫折和失败当作是成功的起点,提升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
再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关注过程和体验,而非仅仅是结果。暂时达不到预期结果就注重过程,过程本身也是很好的体验。
还有就要正确地表现自己,最好是对自我有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我可以有不足,可以失败,可以不完美,但也是可以从这种不完美走向完美,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少做横向的比较,多做纵向的、个人成长的比较。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2021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