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更新时间:2021-04-24
【师语携行】如何在大学更高效学习?
我们进入大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很多同学挂科,甚至补考也失败了。今天我们采访了黄菊山老师,想向她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以及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心理方面调整学生的思想。
关于大学学习的特点,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学习的选择性更高。中学强调升学,学习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进行。而到了大学,虽然仍有专业的限制,但学生选择的余地是很大的。
(2)学习专业性增强。大学分为众多的系,各系又有若干专业。就现实而言,每个人都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但又不能满足于本专业这一狭窄的范围。
(3)自主性较强。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的人利用时间来学习,有的人利用时间去打工挣钱,有的人利用时间去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也有人不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所以,大学里我们就发现有人忙得不可开交,有人闲得难受。
(4)学习途径多样化。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与中学有所不同,主要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授之以鱼”,试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而大学阶段更多的是“授之以渔”,希望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5)学习时间灵活。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的时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固定的,每一堂课都被老师和学校安排得满满的。但是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灵活自主的,已经不再由老师全权管理。我们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来选课、自习以及安排其他业余活动。
心理问题,是大学学习中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下面是老师提出的建议:
1、培养专业兴趣
(1)明确学习目的,把专业学习与社会发展需要联系起来;
(2)了解学科的发展史和前沿科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学以致用,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总结和评价;
(4)培养良好的兴趣品质,巩固专业兴趣。
2、缓解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准备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可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1)端正对考试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
(3)考试前要有充足的休息。
3、消除学习疲劳
(1)集中注意力,专心用脑;
(2)多感官学习,全面用脑;
(3)注意大脑休息;
(4)注意大脑营养;
(5)保持心情愉悦。
大学的学习可以是狭义的,也可以是广义的,决定你未来的是对变化的把握能力,决定你价值的是你能否做好你自己。好好珍惜这个时代,珍惜你拥有的一切,特别是大学的这段时光。
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养成学习的习惯,回归到本心,好好思考,好好培育属于自己的书卷之气,让知识提升你的胸怀和想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2021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