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我校联合举办“数智时代劳动关系治理的法治化——2025年中德劳动法论坛”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网

我校联合举办“数智时代劳动关系治理的法治化——2025年中德劳动法论坛”

7月12日,我校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数智时代劳动关系治理的法治化——2025年中德劳动法论坛”。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傅德印教授出席论坛,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泰国以及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实务部门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傅德印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我校以及法学院的办学规模、发展思路、专业特色和学科建设情况,并指出,依托“劳动+”“工会+”特色学科群和高水平师资,我校法学院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法律制度、劳动基准、工会法等研究主题产出了一批获批示和采纳的代表性成果和智库报告。他针对本次会议议题提出,数智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变革了劳动经济形态、关系范式及法律制度,其广泛应用带来的劳动者保护问题备受全球关注,工会工作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亟需法治化的理论支撑。他期待,各位与会专家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回应数智时代劳动法领域前沿问题,为全球治理实践提供新思路,推动其法治化发展。

本次研讨会分为“数智技术对劳动关系的挑战”“数智技术使⽤中的劳动者保护”“数智技术在⼈事决策领域的应⽤与法律规制”三个单元。我校科研处处长、法学院院长肖竹教授在“数智技术对劳动关系的挑战”单元做了题为《新就业形态平台用工集体劳动法: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的主题报告;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教授在“数智技术使⽤中的劳动者保护”单元做了题为《劳动者个人数据保护规则建构的逻辑与思路》的主题报告,法学院陈成博士做了题为《数智时代下劳动保障监察的柔性化发展及其社会治理作用探析》的主题报告。法学院冯琴博士、陈艺婧博士分别在“数智技术对劳动关系的挑战”和“数智技术在人事决策领域的应用与法律规制”单元进行了与谈。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第四次联合举办中德劳动法国际研讨会。会议研讨为中外劳动法交流合作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为解决数智时代劳动关系治理法律问题提供了国际视野和方案,提升了我校在该专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


(法学院)